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十五”期间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6亿元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7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电(记者姚润丰)水利部部长汪恕诚17日说,“十五”时期我国平均每年洪涝受灾面积1.92亿亩,受灾人口1.61亿人,死亡151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6亿元。

    汪恕诚17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说,“十五”时期,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2003年淮河发生超过1991年的流域性大洪水,2005年珠江流域西江发生超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辽河流域发生近十多年来的最大洪水,2003年和2005年汉江、渭河发生严重秋汛。一些中小河流发生超过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部分地区发生严重的山洪灾害,东南沿海多次遭受强台风和热带风暴的袭击。

    由于“十五”时期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大规模水利投资加快大江大河的治理,以大江大河堤防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江中下游3576公里干堤实现修完修好的目标,所有工程已经或正在竣工验收;黄河下游完成堤防断面达标982公里,占下游堤防设计长度的72%;治淮骨干工程五年安排中央投资137亿元,6项已竣工、2项基本完成、10项正在抓紧实施;治太一期工程全部完成。

    汪恕诚表示,在充分利用多年建立起来的防洪减灾体系,依法防洪,科学防洪,强化社会管理的基础上,目前防汛抗洪工作实现了紧张有序、科学调度,竭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十五”时期,全国每年洪涝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均比20世纪九十年代平均水平有所降低,其中死亡人数降低了58.9%。

 
 
 相关链接
· 2005年全国防台风工作会议召开 水利部副部长讲话
· 水利部落实扶贫会议精神前往重庆城口县扶贫慰问
· 水利部明确要求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
· “十五”以来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一定控制
· 五大指标嬗变见证“十五”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