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贵州省质监局按照年初执法打假工作会议和《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二00五年执法打假工作意见》要求,组织开展了对学校、医院、幼儿园、宾馆(招待所)、集市、乡镇、絮棉生产销售场所等使用及生产销售的絮棉制品的监督检查。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3382人(次),车辆590台(次),检查絮棉制品使用单位(学校、医院、幼儿园、宾馆(招待所))465家,生产、加工、销售单位1800个(次),检查絮用纤维制品5万余床(个),絮用纤维制品原料48.7吨,查获不合格絮用纤维制品5千余床(个),禁用原料5吨,标识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棉花30吨,办理案件117件,责令整改83家。有力地打击了劣质絮用纤维制品是生产和销售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遏制了“黑心棉”泛滥的势头。
为确保监管到位,建立起监管长效机制,各地还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工作、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加强对销售旺季的监督检查、建立制度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絮用纤维制品专项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