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浙江省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对困难群众基本全覆盖
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22日   来源:浙江日报

  ●175.32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保,其中60余万参保人员已按月领取保障或养老金

  ●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三年内由30%提高到97.1%

  ●今年省财政投入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66亿元,为2002年的10倍

  浙江省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各种专项救助为辅助,以社会慈善和群众互助为补充的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经基本实现了对困难群众的全覆盖,救助项目涉及低保、医疗、教育、住房、法律等。这是记者今天从省政府获悉的。

  2003年底,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经济困难家庭的中小学生免费入学被列为重点突破难题。经过不懈努力,到今年11月底,全省五保集中供养率从2002年底的29.8%提高到90.39%;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则由同期的30%提高到97.1%,提前实现了每个县(市、区)集中供养率均达到80%以上的目标。

  让被征地农民依法享有保障,成为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事。按照“政府出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缴一点”的办法,全省11个市和所有县(市、区)政府均出台了补偿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性文件。到今年10月底,全省共有175.32万名被征地农民被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其中60余万参保人员已按月领取基本生活保障或养老金。

  浙江省还加大对困难群众子女的助学力度,今年全省资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50万人,安排资金超过2.5亿元;投入2500万元为23万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提供爱心营养餐;国家和省奖助金惠及的贫困大学生超过3万名,发放助学贷款1.7亿元。

  去年,浙江省又将困难群众的救助重点转移到医疗救助、城镇廉租房建设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动态补贴等方面。今年则在扶助贫困残疾人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至今,省财政累计投入的各类社会救助资金达8.62亿元,仅今年省财政的投入就达到4.66亿元,为2002年的10倍。(记者 汪成明)

 
 
 相关链接
· 浙江省百万困难群众享受医疗救助
· 浙江出台通知 在全国率先实施分层分类救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