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山东省莒南县近年来瞄准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农业,自营出口创汇保持逐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去年1月—10月,全县实现出口创汇总额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农产品出口创汇额占92%以上,由此增加农民收入3.4亿元。在沂蒙老区12个县区中,莒南率先实现出口创汇超亿美元,为老区农产品打开了国际市场。
莒南地处沂蒙革命老区,全县耕地资源少,丘岭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9%;工业基础薄弱,主导产业支撑作用不强。因此,该县一度成为山东省30个经济欠发达县之一。要尽快建设富裕和谐新莒南,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维谋发展。他们培育起特色农业基地,围绕农业办工业,优先发展创汇农业,引领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莒南县首先大力培育特色出口创汇基地,为发展创汇农业夯实了基础。莒南县依托传统农业优势,培育起了40万亩地膜覆盖花生生产基地、25万亩优质板栗生产基地、5万亩生态茶园生产基地和5万亩优质杞柳栽植生产基地,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五大出口经济林带和十大出口创汇基地。
围绕创汇基地,莒南县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大力培植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创汇农业向优质高效转化。目前,全县花生加工生产企业年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的就有8家。从事花生产业的人员达5万多人,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围绕板栗深加工,莒南县建起了以绿润公司为主的板栗深加工企业群,年加工能力达8000多吨,实现出口创汇3000多万美元;此外,以春园、华达集团为龙头的肉类加工出口企业年出口创汇达1000多万美元,以龙窝、桦林、宏祥为龙头的草柳编工艺制品公司,实现草柳工艺品年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
为了鼓励扩大农副产品出口,莒南县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多方面扶持加工企业扩大规模、走出国门。目前该县已有136家企业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
发展创汇农业,必须打出自己的金字招牌。莒南县在促进创汇农业增量提高的同时,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带动创汇农业质的提升。该县的各个创汇农业基地均全面推广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12家重点出口创汇企业全都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等。目前全县已有十大类20多种农副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谢文哲、彭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