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对象扩大到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
记者从7日召开的相关会议上获悉,上海市今年将启动新一轮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用两年时间再集聚一万名海外人才。新一轮集聚工程将引进对象从先前的留学人员扩大到了外国专家和港澳台专才,力争实现海外人才全覆盖。
这么做的目的,是在首轮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本市海外人才规模,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据悉,于2003年8月启动实施的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已经造成了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热情的持续升温。集聚工程实施以前,上海市每年吸引海外留学人员1000名左右;工程实施以来,这一数字上升到每年4000名以上。
据统计,首轮集聚工程吸引的10203名海外留学人员中,90%以上来自发达国家,其中来自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的留学人员占了总量的63%。此外,来沪的回国留学人员普遍学历层次较高,获得学士以上学位的占98%,其中,博士占22.75%,硕士占62.96%。
专业结构符合上海的产业布局,是首批万名海外留学人员的一大特点。他们所学专业大多为本市紧缺急需的专业,其中管理、经济、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四大类专业就占60%以上,与上海“两个优先发展产业”的需要基本吻合。与此同时,社会科学领域的来沪回国留学人员也在逐渐增加,法学、传媒、艺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留学人员达到近12%。
数据显示,非公领域已经成为本市集聚留学人员的主渠道。回国择业和工作渠道转向高新技术企业、服务贸易机构、跨国公司和自我创业等多种方向,其中69.88%的留学人员流向了非公组织。值得一提的是,本市以实施集聚工程为契机,突破了一些长期困扰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创业的瓶颈问题。《鼓励留学人员来上海工作和创业的若干规定》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规定由本市10多个相关委办局联合制定,在全面梳理留学人员政策的基础上,针对留学人员工作生活中诸如子女升学、社会保障等16个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办法。(记者 邵岭)
上海市“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提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