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1月9日电(记者訾红旗)记者9日从河南省财政部门了解到,刚刚过去的2005年,河南省各级财政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支出达263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23.6%,是历年来投入增加最多、为农民办实事最多的一年。
据河南省财政厅厅长赵江涛介绍,能够拿出263亿元的惠农支出,首先得益于河南省委省政府情系“三农”的宏观决策。这263亿元的财政对“三农”支出使全省的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一免三补”政策得到不折不扣落实,对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大规模实施了“两免一补”,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程,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顺利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得以大幅增加等等。能够拿出263亿元的惠农支出,还得益于河南省财政收支的历史性跨越。
据介绍,截至2005年底,河南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37.5亿元,在免征农业税的情况下净增收126.9亿元;全省一般性预算支出完成1115.5亿元,增支235.5亿元。提前两年完成本届政府提出的一般收支预期目标,从而为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要办的“十件实事”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