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上海构建新城镇体系 推动经济发展向郊区铺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1月13日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1966”四级城镇体系,即按照中心城和郊区两条主线,分为“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600个左右中心村”。

  从中心城660平方公里,到全市6340平方公里;从中心城到新城、从新市镇再到中心村……郊区发展是上海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市城市规划管理局领导1月12日透露:上海“1966”四级城镇体系规划框架已基本形成。

  1个中心城:指外环线以内的区域,面积约660平方公里。中心城发展主要是完善功能。进一步强化信息、交通、管理、服务等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到2020年,总人口控制在1000万左右。

  9个新城:是宝山、嘉定——安亭、青浦、松江、闵行、奉贤南桥、金山、临港、崇明城桥。规划总人口540万左右,将集聚郊区一半人口。其中,松江、嘉定——安亭和临港新城3个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城,人口规模按照80至100万规划,总人口在270万左右。宝山、闵行区毗邻中心城,是具有辅城功能的新城区。

  60个左右新市镇:是指集中建设60个左右相对独立、各具特色、人口规模在5万人左右的新市镇。对于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足的新市镇,人口规模按照10至15万规划。

  600个左右中心村:对分散的自然村适度予以归并,合理配置公建和市政设施。这也是上海郊区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个集中”工作推进的关键问题。

  1个中心城、9个新城和60个新市镇的规划已基本确定,而600个中心村的规划正进一步深化,内容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为浦东新区(外环线以外部分)和闵行、宝山、嘉定区。将发挥闵行、宝山和嘉定毗邻中心城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每区中心村的基本数量按照20至30个规划,共100个左右。

  第二层面为青浦、松江、金山、奉贤、南汇。规划将充分发挥连接上海中心城和浙江经济发达地区的纽带功能,并根据杭州湾北岸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农业产业发展要求。每区中心村的基本数量按照50至60个规划,共300个左右。

  第三层面为崇明三岛。规划将依托科技创新,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把崇明建设成为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规划中心村数量200个左右。

 
 
 相关链接
· 重庆市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
· 上海召开代表委员座谈会 听取“三农”工作建议
· 新农村里的幸福生活
· “十一五”山东省将基本实现城镇社会保险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