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至13日,内蒙古全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举行。会议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5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研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全面部署了2006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
会议认为,2005年,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实现新突破,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农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农牧业产业化再创新佳绩,农村牧区改革有了新进展,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果,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得到新加强,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为“十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会议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总体目标,今年内蒙古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支持农村牧区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完善支农政策,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发展现代农牧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加快农村牧区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
会议要求,做好今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要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通过发展集约、高效农牧业,实现增产、增值、增效、增收。努力提高农牧民的非农收入,拓宽农牧民外部增收渠道。要进一步放宽农牧民进城就业和定居条件,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三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继续实施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避灾农业。
三是大力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要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完善利益联接机制,发展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四是抓住机遇,加快农村牧区基础建设。要组织实施好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积极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继续加强水利重点工程建设和以水利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建设,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要大力推广新能源利用,继续加强农村牧区道路、广播、电视、通讯、信息等配套建设。
五是努力提高农牧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
六是统筹兼顾,积极探究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带动农村牧区的有效途径。通过财政支持、工业带动、城市吸纳,增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活力。
七是加快发展农村牧区社会事业,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八是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加快创新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体制。
会议强调,今年是“十一五”实施的开局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起步年。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实现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做出贡献。(陈永平 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