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河北省科技厅积极谋划的河北省“中间一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方案,1月18日通过专家论证。
河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廖波告诉记者,结合河北省“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河北省“中间一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将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为中心,发挥河北省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新材料领域的相对优势,集成多种资源,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发展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形成“中间一线”引领,“两厢”互动,共同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良好局面。
由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构成的河北省“中间一线”具备了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基础。从空间区位看,这5市高新技术产值合计68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值的78%。包括石家庄、保定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以及廊坊、燕郊、唐山高新区和秦皇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内的10个重点开发区均分布在“中间一线”,其GDP占全省开发区的75%。从技术领域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4个领域,以上5市在这4个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就占了全省的65%。从创新能力看,6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有5家分布在“中间一线”;5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有45家坐落于“中间一线”;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80%的孵化能力分布在“中间一线”;2004年,“中间一线”5市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分别占全省的63%和65%;5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省的59.7%,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占全省的59.5%。
据了解,“中间一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建设两个自主创新试点城市;做强“火炬计划(保定)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基地”、“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唐山钢铁材料产业化基地”等10个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壮大10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1000家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可再生能源、半导体照明、节能新技术、特种材料、电子信息、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100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三大战略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县域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围绕新产品开发、工艺装备技术水平提高,突破新一代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300km/h电动车组、TDI绿色合成工艺等11项关键技术,建设50个县域特色产业基地和50家特色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预计到2010年,“中间一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850亿元,并将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记者 刘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