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江西旅游高潮迭起,亮点频现,硕果累累,成绩喜人,是江西旅游人大显身手、大有作为的一年,是江西旅游业大步跨越、大获丰收的一年,也是江西旅游发展史上最激奋、最辉煌的一年。
亮点一 旅游经济全面、快速增长
2005年,江西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达5095.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20.0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23.73 %和32.89 %,比“九五”期末增长99.52%和137.76%,完成“十五”计划目标的112.48%和114.29%;旅游总人数超过全省人口总数800多万,旅游总收入约相当于全省GDP的8%,比上年提高了1.11个百分点,比“九五”期末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其中,入境旅游人数37.2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46%和30.33%,比“九五”期末增长128.39%和67.74%。
亮点二 红色旅游迅猛发展
2005年4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在井冈山召开了全省发展红色旅游工作会议,确定了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休闲的“后花园”、中外游客向往的红色旅游“首选区”、红色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以“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摇篮”——南昌、“共和国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摇篮”——安源和“血染的丰碑”——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等“四个摇篮、一个丰碑、五大版块”为重点的红色旅游区游客陡增,异常火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176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11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30.37%和42.86%,占全省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的34.54%和34.37%,略相当于全省GDP的2.7%。
亮点三 “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品牌享誉全国
江西以红色旅游为主轴,与各色旅游相融合,带动旅游产业全面发展,形成了“红色、绿色、古色、蓝色”四色交映、品质超群的特点,全面提升了江西旅游产品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具有厚重历史积淀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旅游形象品牌,正以无限的激情和无尽的魅力,唱响中华、走向世界。
亮点四 以“红博会”为代表的系列旅游节事活动掀起了旅游热潮
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旅游局共同主办的“2005•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以高超的策划、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活泼的形式,强烈凸现了江西旅游“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整体形象,全面展示了江西旅游“红色之魂、绿色之美、古色之特”的精髓,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搭建了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打造了一个具有综合性、社会性、时代性和标志性的品牌。同时,“红色中国之江西”新浪网络展播月、井冈山红色旅游文化节、瑞金“红都之春”旅游文化节、萍乡红色旅游高峰论坛、上饶方志敏烈士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大会和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瓷文化旅游节、中国(鹰潭)道教文化节暨第九届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节、南昌傩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大型旅游活动,像涌动的春潮,搅拌出了江西旅游市场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
亮点五 具有鲜明江西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基本形成
江西已有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优秀生态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各1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6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1个,国家4A旅游区14个,国家森林公园33个,国家地质公园2个,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全国名镇名村3个,还有一大批省级旅游景区,初步确立了以“山、湖、城、村”为主体的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并形成了南昌—九江•庐山—景德镇—婺源名山瓷都名村文化旅游线、南昌—吉安•井冈山—赣州—瑞金红色文化旅游线、南昌—龙虎山—龟峰—三清山名山道教文化旅游线等三条旅游精品线路和一批专项旅游线路。
亮点六 旅游交通设施有了根本性改善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开通境内外航线38条,每周航班达200多架次,赣州、景德镇、井冈山机场均开通了至旅游热点城市航班;纵横江西的京九、京广、浙赣、赣龙铁路增开了10多趟江省内外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列车;全省公路总里程已达62000多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9. 6公里,等级公路占总里程的68.56%,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580公里,“一斜两纵四横”“天”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已具规模,省会南昌至各设区市和所有出省主通道全部实现了高速化,连接公路干线的10条旅游景区公路基本建成;以赣江、鄱阳湖航线为水运主通道,联通抚、信、饶、修等62条通航河流,总里程为5640公里。2005年,江西实施“大交通”战略,旅游景区通过交通“动脉”已实现了与旅游市场的全面连接。
亮点七 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2005年,江西全省新增旅行社85家,各类旅行社共达580多家;新增旅游星级饭店33家,星级饭店已达280余家,共有27000多间/套的客房;增加新款旅游汽车近千辆;上档次的旅游餐馆、购物及娱乐场所也不断涌现。
亮点八 旅游招商引资成绩显著
江西首次将旅游列为全省五大重点招商引资领域,并先后批准和安排旅游行业参加江西赴港澳旅游领域招商会、中国(江西)红博会招商会、泛珠三角经贸洽谈会、厦门投资洽谈会、赣台经贸洽谈会、中国“五会”、宁波旅游投资洽谈会。2005年,全省旅游项目招商签约资金达138.91亿元人币,实际进资47.11亿元人民币。
亮点九 县域旅游经济蓬勃兴起
政府主导型已普遍成为江西各地实施旅游发展的战略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党政大力推动、各方积极参与、全社会大办旅游的新格局,涌现出井冈山、婺源、奉新、靖安、瑞金、兴国、崇义、永新、赣县、浮梁、玉山、星子、于都、弋阳、资溪、安源等一大批“旅游兴县(市)”、“旅游强县(市)”的县(市、区)。革命摇篮井冈山,全市人口仅15万,年接待游客达218.4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1.28亿元,旅游创税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5%,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超过2万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充分发挥“处处青山点点景,座座古村户户文”的生态资源优势,将近3000平方公里的县域建成一个面向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旅游休闲的大花园,年接待游客达243.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39亿元,略相当于全县GDP的16%,吸纳就业人数3万余人。
亮点十 江西旅游跨越式发展、尤其是红色旅游的创新超常发展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先后对江西旅游特别是红色旅游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不断总结经验,力争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促进红色旅游在全国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情况交流》刊发《江西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破解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难题》专文,向全国推介江西省发展红色旅游的成功经验。国家旅游局将旅游行业一年一次的规格最高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中纪委、监察部和国家旅游局举行的全国旅游景区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安排在江西召开,并组织与会人员考察江西旅游工作。许多省市区旅游局和相关部门,也相继派团来赣考察学习。江西旅游局王忠武局长亦于近日荣膺为《中国旅游周刊》组织评选的2005年中国旅游业十大新闻人物。 (曾宜富 焦峰 李少豪 冯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