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数据显示:2005年北京接待入境旅游者362.9万人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11日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北京市统计局服务业处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北京市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相关行业经济效益稳定。全年入境旅游接待规模创历史新高,国内游市场持续活跃,但出境旅游市场受自然、政策等因素影响略显疲软。

    2005年,北京市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对旅游业的前期推动作用,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全面开展旅游推介和宣传活动;继续强化行业管理手段和措施,全市旅游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接待规模不断扩大,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呈现持续活跃,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旅游市场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入境旅游接待规模创历史新高

    2005年,北京市接待入境旅游者362.9万人次,同比增长15%,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增速(除2004年,因受上年“非典”影响增速为70.4%)。各月接待人数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累计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其中有7个月增速超过了20%。全年旅游外汇收入达到36.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

    洲际客源市场全面增长。从规模看,亚洲客源市场最大。2005年,全年接待亚洲游客113.1万人次,占全市入境旅游者的43.4%;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客源分别占29.5%、18.7%、3.4%和0.7%,其他地区的客源占3.9%。

    从增速看,除亚洲为5.9%以外,其他各洲入境旅游人数均保持25%以上,其中欧洲、大洋洲和非洲的游客增势明显,入境人数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33.8%、32.1%和32.1%。

    从主要客源国看,日本游客增势锐减,累计接待人数同比下降13.2%,美国来京旅游人数累计达到44.1万人次,增长25.1%,超过日本成为北京市第一大客源国。在欧元区经济复苏和我国对欧盟经贸关系升温的影响下,欧洲传统客源市场运行平稳。其中,德国、英国、法国累计入境人数均在13万人次左右,增速分别为28.9%、18.7%和3.8%;西班牙、意大利游客增速高达99.3%和59.4%。

 2005年接待入境旅游者情况(按国别分组)

 计量单位:万人次

 

 

累计接待人数

去年同期累计接待人数

同比增长%

 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

362.9

315.5

15.0

   港澳台同胞

51.3

47.4

8.2

   外  国  人

311.6

268.1

16.2

    日  本

45.0

52.3

-14.0

    韩  国

45.3

42.4

7.0

    马来西亚

8.9

7.8

13.1

    新加坡

6.9

6.8

1.7

   英  国

13.9

11.8

17.6

   法  国

13.6

11.1

23.0

   德  国

14.6

11.5

27.6

   俄罗斯

9.7

8.2

18.7

   美  国

46.5

37.4

24.3

    加拿大

7.8

6.4

22.5

   澳大利亚

8.3

6.4

29.9

    其他国家(地区)

90.98

66.0

37.8

注:入境旅游者人数包括星级饭店、非星级饭店及非住宿设施接待入境住宿者人数。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发展

  2005年,全市旅游住宿设施接待国内游客4461万人次,比2004年同期增长15.9%。A级及主要旅游景区(点)全年接待游客885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10%。2005年旅游黄金周的接待情况也好于上年。据市旅游局数据显示,2005年“五一”期间,北京市共接待国内游客416万人,同比增长14%,国内旅游总收入35.1亿元,市民在京旅游消费2.5亿元,同比增长4%。“十一”期间,北京市共接待国内游客406万人次,同比增长8%;国内旅游总收入33.2亿元,增长1.5%。市民在京旅游消费3.5亿元,同比增长55%。

  港澳地区对出境旅游市场的带动作用明显

  2005年,北京市出境旅游市场表现疲软,全市旅行社组织出境游51.7万人次,仅比上年同期增长0.7%。出国旅游人数回落明显,全年累计38.3万人次,同比下降了5.8个百分点。前往东南亚、欧洲等国旅游的人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前往泰国、新加坡、德国的游客分别减少了17.2%、36.7%和22.1%。但是港澳市场却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全年赴港游客达11万人次,增长25.4%;赴澳游客总量虽只有2万人,但增势明显,前三季度增幅分别高达70.5%、33.2%和72.5%,全年增长25.7%。

  全市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

  随着首都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市旅游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接待能力逐步提高。2005年全市星级饭店已达到625家,拥有客房10万余间,分别是“九五”末期的1.4倍和1.5倍。2005年,全市有国际旅行社196家,国内旅行社502家,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28.9%和64.6%。全市旅游景区资源进一步丰富,目前,北京市有世界文化遗产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0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12处。全市共有旅游区(点)355处,比2000年增加了44处,基本能够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

  旅游相关行业经济效益良好

  2005年,在三大旅游市场的共同带动下,全市规模以上住宿业实现收入174.1亿元,实现利润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和1.6倍。全市旅行社实现收入149.2亿元,实现利润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5%和93.4%。A级及主要旅游区(点)全年收入合计达到27亿元,同比增长10%。

  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奥运宣传为契机,旅游促销取得了显著成效

  奥运是极具号召力的人文旅游品牌。为抓住有利时机,推动北京旅游业的发展,2004年以来,政府和有关部门面向海外市场大力宣传北京、宣传奥运。旅游宣传从企业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推介规模从个别旅行社促销向旅行社、酒店、景点有组织的整体促销转变,宣传效果明显。2004年,北京市在法国巴黎组织了“北京文化周”活动、在美国举办了以“2008北京——中国欢迎您”为主题的“中国之夜”大型宣传活动,2005年1月,在国子监街举行了迎接首批入境旅游者活动,春节期间组织176人的旅游团赴英国宣传促销,2005年6月21日成功举行了北京奥运旅游推介会,这些活动都为树立北京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其带动,2005年北京市入境旅游的欧洲、美洲和东南亚客源市场发展良好,游客增势明显。

  影响旅游市场波动的因素较多,市场反应比较敏感

  2005年,受自然灾害以及政治、政策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北京市旅游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

  入境旅游市场:2005年4月,中日关系一度紧张,其对旅游业的影响迅速显现。从2005年5月份开始,一些日本游客受到日本媒体片面宣传的影响纷纷退团,日本大企业也纷纷减少中国旅游产品的销售宣传,造成日本游客明显减少。2005年5月—12月,日本入境游客连续7个月下滑,各月降幅在22%到33%之间,与2004年相比,来京日本游客减少了7.3万人次,下降14%。

  出境旅游市场:印度洋海啸是影响北京市前往亚洲旅游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2005年前往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游客大幅下降,降幅分别为17.2%、36.7%、7.1%。欧盟各国驻华使馆暂停部分旅行社送签资格、国家旅游局暂停神州国旅等4家旅行社出境游业务,造成前往欧洲旅游人数减少。其中前往德国的游客下降了22.1%。此外,单位组织出国考察和商务活动的减少,也是2005年出境旅游人数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关链接
· 春节黄金周北京各大公园共接待游人约550万人次
· 北京迎来2006年首批海外旅游者
· 春节大盘点:北京旅游7天进账18.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