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河南省针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免费组织的“春风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在河南省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举行。8点多钟,大门还没有开,已有20多个人围在大门旁看墙上的招聘单位位置示意图。
将近9点,门外已聚集了五六百人。西峡县农民于建华站在人群中,他对记者说,自己有驾照,想找个司机的活干:“老家那边的县劳动局和外地的用工单位签订委培合同,然后在当地招收民工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直接送到用人单位,很多农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外出务工的。”
9点整,职介中心大门一开,人们便蜂拥而入。老于在一楼、二楼转了一圈,发现七成以上单位的招聘要求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年龄低于35周岁,即便有单位对于文化程度没有严格要求,但也要求有较为熟练的专业技能,而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力军的建筑安装、餐饮服务等行业的招聘单位不到三成。与此同时,除了一些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的岗位工资开到2000至3000元以上外,其他工作试用期工资普遍在600元以下,转正后工资也不会超过1000元,而大多数应聘者都希望工资在1200元以上。
职介中心办公室主任尹俊良告诉记者:“今天上午来的人大约有1万多名,由于需要面试、考核等环节,当场签订用人合同的不多,按照所能提供的岗位数量来看,只要不是太挑剔,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
当然,这样的分析只是对于有一技之长,或具备较高专业素质的求职者而言,从另一方面来看,目前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缺乏专业技能,使前来求职的农民工无法达到岗位要求,造成农民工劳务市场面临着“有的活没人干,有的人没活干”的矛盾。还有很多人不能把握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质等条件,盲目进城找工作的现象还很突出。
不过,这样的问题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作为全国劳务输出总量第一大省的河南,目前仅在郑州市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就有80多万人。为了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河南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依托所属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等,大力开展转移就业培训,截至去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累计培训人数已达到717万人。在他们积极引导下,各地相继建立健全了劳务输出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全省有15个省辖市和80%的县建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和劳务输出工作机构,有68个县(市)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各地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沿海等地用人单位的联系,与他们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2005年全省有组织的劳务输出达到41%。 (记者 党涤寰 通讯员 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