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辽宁将采取五措施构建援助"零就业家庭"长效机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17日   来源:辽宁日报

    2月16日,记者从辽宁省劳动保障局长会议上获悉,为进一步巩固援助“零就业家庭”工作,提高“零就业家庭”就业的稳定性,辽宁省今年将通过建立预警预报制度等五方面的举措,努力构建援助“零就业家庭”的长效机制。

    消除“零就业家庭”工程自去年年初启动以来,截至2005年10月底,全省已消除“零就业家庭”14.3万户,援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功。但“脱零”并非一劳永逸,提高“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市场就业能力和稳定的就业素质,建立消除“零就业家庭”的长效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辽宁省将采取的五项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零就业家庭”申报和登记制度,通过家庭申报、社区走访等形式,全面了解和掌握“零就业家庭”情况,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预警预报制度,加强对企业裁员的宏观调控,从源头上控制“零就业家庭”的产生;建立对“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服务制度,实行一对一的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加强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后的跟踪服务,通过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建立“零就业家庭”人员安置基地、加强培训等措施,提高就业稳定性;由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进行兜底安置。据介绍,辽宁省政府今年将出资购买2.5万个公益性岗位重点帮助就业困难地区解决“零就业家庭”问题。(记者 唐成选)

 
 
 相关链接
· 江西省采取措施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 湖北黄石年内消除“零就业家庭”
· 山东开展再就业援助月 确保零就业家庭一人就业
· 内蒙古“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行动全面展开
· 青海出台政策加大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扶持力度
· 辽宁省14.3万个“零就业家庭”获得就业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