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贵州省启动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调研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23日   来源:知识产权局网站

    2月17日,贵州省知识产权局召开了贵州省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调研座谈会,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省政协科技教育委、省法制办、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14家单位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省知识产权局局长蒋天才介绍了知识产权局开展贵州省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调研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初步安排;听取了省知识产权局分别委托贵州大学中国本土知识研究所、省社科院联合开展的“关于贵州传统知识保护立法问题的综合调查研究”立法调研课题、贵州师范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开展的“传统知识的立法保护研究”立法调研课题的初步设想;并对省知识产权局开展此次立法调研工作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讨论,听取了省人大、省政协、省法制办等参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传统知识的主要包括传统医药知识(如民族民间医药)、农业知识(如香猪养殖、地方糯稻种植)、与承载民族文化的产品制造的相关传统知识(如苗族蜡染、装饰品、工艺品、侗族鼓楼)及遗传资源的利用。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有利保护环境、生命繁衍,提高生活质量的技术、食物和产品开始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生物技术产业得以借助于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蓬勃兴起,为发达国家带来新一轮巨大收益,也为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加快发展的机遇。传统知识也因此而成为国家的战略资源,传统知识的获取和公平惠益分享问题成为当前国际谈判的主题。近些年来,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知识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已是刻不容缓。在行政保护、法律保护等众多保护手段中,选择并具体研究对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并促进其在国际上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国多民族省份之一的贵州省,众多的民族生活孕育了众多的传统知识,从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如名扬海外的侗族大歌)到传统医药知识(如令人称奇的苗族医药),绚丽多姿、五彩斑斓。贵州省的传统知识同样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知识陷入了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对其的传承、保护和利用一直困扰着我们。而现有的传统知识保护手段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不能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目前,我国也没有一部专门法对传统知识进行整体保护。那么寻求法律的保护成为必然的选择,即我们需要结合贵州省的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地方法律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

    据蒋天才局长介绍,从加强传统知识保护,促进贵州经济发展的目的出发,省知识产权局从2004年就开始进行了相关的贵州省传统知识的个案研究,开展了黔东南传统医药知识的普查工作,在研究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传统知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贵州传统知识保护的主客体特点及保护环境,分析一些重大存在的问题,提出贵州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当前的一些行动战略。因此,此次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调研工作将对贵州省传统知识从整体上加以调查、思考和研究,从制定地方保护条例着手,研究传统知识的地方保护模式,以制定《贵州省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保条例》为近期目标,对贵州省传统知识进行整体性的立法保护。

    通过此次座谈会,与会者界定了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范围,提出了立法调研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了解了纳入省法制办立法计划的要求,提高了对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达成了各部门将齐心协力共同支持此次立法调研工作的共识。座谈会的召开,标志着贵州省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调研工作正式启动,同时,也为下一步制定《贵州省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奠定良好的基础。(贵州知识产权局 车光玉)

 
 
 相关链接
· 我国将采取措施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 自主创新必须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 湖北省政府召开会议 部署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 国务院将对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展开督察
· 知识产权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专利行政执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