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延安视察期间,对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使陕西省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备受鼓舞。省林业厅厅长张社年表示,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陕西省林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的林业工作要紧紧围绕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不懈,巩固成果”这个要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努力构建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产业体系,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为建设西部强省和生态省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保护现有森林资源
近年来,国家把陕西省作为林业建设的重点省份,省委、省政府也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目标,社会各方面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陕西省林业自身的实际来看,蕴藏着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充分发挥潜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和产业支撑,省林业厅提出“十一五”期间林业发展思路:坚持一个保护,狠抓三个提高,实施两个带动,推进产权改革。
坚持一个保护,就是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当前,威胁陕西省森林资源的因素主要有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等,坚持一个保护就是既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也要管护好新造幼林;既要保护好林木林地资源,也要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既要做好护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也要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狠抓三个提高,就是要通过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林分质量,巩固造林成果。“十五”时期,全省新造林4000多万亩,创历史最高水平。虽然造林规模很大,但也潜藏着一些问题和隐患,已经造的林不一定都能成林,栽的树不一定都能保存下来。如有些地块造林成活率不高,少数地方封禁措施落实不到位,多数地方鼠兔危害严重,幼林抚育管理普遍没有跟上,纯林多混交林少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妥善解决,势必影响到陕西省林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为此,陕西省将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加强补植补栽,提高造林成活率;进一步落实封山禁牧制度,防治鼠兔危害;加强退耕还林监管,提高造林保存率;搞好幼林抚育和纯林改造,促进幼树生长,提高林分质量。
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林业将实施项目带动和产业带动的发展战略。在抓好已有的各项林业重点工程,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同时,陕西省目前正在积极争取新上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项目,比如秦岭大熊猫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湿地保护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生物质能源、种苗、有害生物防治和中外合作等方面的项目,使林业建设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发展林业产业,既能推动林业发展,又能解决行业自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产业做大了,既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也能吸引社会资金等生产要素投入林业领域。“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将加强干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森林旅游、名特优经济林、种苗花卉、林下养殖和木材加工等发展步伐,同时,还将制定出台一系列新的林业产业扶持政策,扶持发展龙头企业。
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陕西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项目要上去,产业要开发,改革必先行。张社年表示,通过林产制度改革,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最大限度地适应林业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更好地发挥林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全局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点抓好集体林的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的落实,做到产权到户、到人,还山、还林、还利于民,真正使广大林农耕者有其山、耕山有其责、务林有其利、致富有其道,激活集体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与新时期、新阶段林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
尽管陕西省森林覆盖率已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森林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生态功能依然十分脆弱,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湿地退化等问题相当严重。
正值今年春季造林期间,宝鸡市一改往年在偏远的荒山远坡进行绿化,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公路、铁路沿线,河流、库区周围以及重点的台塬坡面、市区和重点城镇,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建设以植树造林为重点的“生态家园”。市上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部门牵头、分县区实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大力植树造林,构建“绿色宝鸡”生态体系。在千阳县的曹家塬村,村民们的门前、庭院都进行了统一规划,优美整洁的新村风貌令人欣喜。宝鸡市林业局副局长杨鹏辉介绍,全市今年计划栽植各类树木1300万株,使9个县城和50个重点小城镇新增绿地2000多亩,建设“生态家园”新农村467个。经过三到五年的建设,初步形成南北两山绿色屏障,渭河川塬绿色长廊,骨架完整的农田林网,纵横交错的道路、水系绿色网络。
“十一五”期间,除了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外,陕西省将坚持以人为本,由近及远、先易后难,向人口密集、人为活动频繁的村庄城镇周围、公路沿线、河流沿岸倾斜,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张社年说,今后的造林绿化要把重点放在改善人居环境上,尽管陕西省的森林覆盖率远远高于全国水平,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绿色并不多,让这些地方尽快绿起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