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十五"我国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2日   来源:卫生部网站

    乡镇卫生院在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十五”期间,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努力下,乡镇卫生院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改善,人员素质有所提高,服务能力有所增强。

    “十五”期间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各地开展了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等上划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工作。各地还积极推动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统一管理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业务、人员、药品采购等。

    对乡镇卫生院投入增加。2004年,中央财政安排37亿元补助地方卫生事业,用于农村卫生的资金占到88%。其中,3.64亿元用于农村卫生人员培训,4.16亿元用于为乡镇卫生院配备急救设备,10亿元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和血吸虫病重点疫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建设。2005年,中央财政又安排38亿元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主要用于农村卫生。同时,国家发改委会同卫生部继续安排30.52亿元建设农村卫生机构,其中23亿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建设。在中央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各省(区、市)也不断加大投入。

    乡镇卫生院人员素质逐步提高。2005年,中央财政投入资金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培养传染病主检医师34640名,对卫生院院长进行了管理知识培训,增强了乡镇卫生院传染病防治能力,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

    2005年,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局启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通过采取对口支援的方式,组织动员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在人才培训、设备支持、技术指导等方面支援农村卫生机构,提高其服务能力。甘肃开展了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试点,共派出1050人对口支援350所乡镇卫生院,帮助开展适宜技术和项目,方便农民看病就医。受援地区预防保健工作明显加强,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卫生部将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为目标,不断完善财政保障机制,落实发展规划,加强队伍建设,深化体制改革,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进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承担起保障农民健康的重要责任。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六年三月二日

 
 
 相关链接
· 卫生部部署西部11省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试点工作
· 天津:农村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实施
· 西部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试点增至11个省的375个县
· 山东省将投资1.8亿元建设改造360所乡镇卫生院
· 河南省将改造800所卫生院 让农民就医小病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