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科技部与各有关部门、各地方政府、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紧密配合,以大别山、井冈山、陕北地区的55个贫困县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科技扶贫开发。通过深入调研,制定扶贫规划,依托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试点示范,集中科技力量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了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较大规模的区域性支柱产业;培育和扶持了一批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和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支持贫困地区信息网络建设,加快了贫困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
科技扶贫开发工作极大提高了老区人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热情,提高了农民应用科技脱贫致富的能力,显著增强了革命老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这些县的绝对贫困人口已从2000年的40多万人下降到2003年的32万人;大别山、井冈山和陕北地区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大别山区的蚕桑、茶叶、板栗、中药材,井冈山区的笋竹、水禽、优质水果,陕北地区的枣、杏、果、菜,已成为当地主要支柱性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