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天津市政府召开全市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部署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天津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海麟在讲话中强调,做好农业普查最重要的是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天津市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于去年启动了天津市第二次农业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规划,天津市第二次农业普查于2008年底结束。从今年12月起至2007年4月进入现场调查阶段。这次普查将涉及140个乡镇,3821个行政村,近120万个农户和400多万农村常住人口,1万多家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服务单位,普查对象多于经济普查。普查内容涵盖了农业、农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社会指标成为这次普查的重点内容,普查表共六类15张表,普查指标达500多个,信息量相当于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的总和。全市要划分普查小区近4万多个,需要聘用和培训45000多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普查数据的录入全部实行光电技术,数据审核、处理实现网上作业。
孙海麟在讲话中指出,搞好这次农业普查意义十分重大,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高度重视。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先进的调查手段、真实的普查结果,全面认识、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全面摸清天津市农业家底和农村经济社会状况,有利于全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天津市的市情和农村实际状况,更加自觉地统筹城乡发展,更加主动地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全面推进天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新跨越奠定重要的基础。(记者何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