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14日电(记者李泽兵)14日上午,呼和浩特市西郊垃圾场燃起熊熊大火,将总价值314.5万元的不合格食品、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等物品付之一炬,拉开了消费者权益日活动的序幕。
据了解,这次销毁的物品大都是工商局、药监部门近期内查获到的涉及百姓生命、生活安全的假冒伪劣商品。
“咱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吃的、用的是不是安全。”市民张桂兰在中山西路“3·15”宣传展台前对记者说。食品安全是平时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近两年来呼和浩特市工商局从构建食品放心工程入手,开展了以食品市场整治为主的整顿活动,目前已在全市172家大型超市、集贸市场实行了重点食品准入关口前移制度,涉及到百姓生活的肉、菜、粮、奶制品、水果、水产品等8大类商品90%以上的食品,从入市、运行、退市三个环节上实行了全程监控。在近期工商部门进行的拉网式检查中,收缴到价值30多万元的不合格食品。
呼和浩特市工商局“12315”综合执法大队韩宏宇介绍:“通过关口前移让百姓吃得放心、用得安心,我们执法人员会不遗余力全面打造健康安全的环境。”
在14日的“3·15”宣传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工商、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还举办了“消费者满意品牌(企业)”评选、受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12315”在行动等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