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河南省质监局组织人员进行“农资打假下乡”活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20日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今年,河南省将以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及其零配件为重点,突出化肥区域整治,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活动,并把3月20日至4月20日确定为“农资打假下乡”集中行动月。

    据省质监局有关人员介绍,今年,河南省农资专项打假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入扎实开展以“千百十”为主要内容的“农资打假下乡”活动,即组织1000名以上质监执法和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与1000个以上农户建立固定联系,了解农资产品质量和农民需要,并为农民检测1000个以上批次的产品;选择100个重点村、镇设立100个农资产品质量投诉咨询点,现场受理举报投诉,现场检测真假农资,并组织100家质量、信誉可靠的农资生产企业深入乡村为农民现场讲解农资知识;根据河南省对农资需求的实际,将复混肥、磷肥、钾肥、碳铵、尿素、农药、水泵、柴油机、播种机、拖拉机10种农资产品作为监管重点,通过群众举报、农民投诉、市场抽样、跟踪农户等形式,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并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

    同时,强化对区域性生产劣质农资产品的集中整治。围绕区域性生产劣质化肥、农药、农机配件等农资产品,确定重点区域和专业市场,实施集中整治,通过“一手抓打假,一手抓扬优;的大案要案。主要严查生产化肥、农药有效含量不足,生产国家明令淘汰农药,无生产许可证生产磷肥、复混肥,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农资产品冒充合格农资,利用标识标注进行农资产品质量欺诈,“套牌”、“冒牌”及无证生产农药产品等六种违法行为。

    为把农资专项打假工作落到实处,今年,河南省质监局进一步完善了农资产品质量预警制度,建立农资产品质量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的动态抽查,提高抽查密度,扩大抽查范围,在问题较多的地区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把问题及早解决在萌芽状态,严防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完)(訾红旗)

 
 
 相关链接
· 北京市多部门联合行动展开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 河北省农业厅将开展大规模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 严防伪劣农资坑农害农 天津市启动农资打假行动
· 农业部公布2005年全国农资打假20起典型案例
· 31家农资流通企业联合倡议把"放心农资"送到农村
· 农业部提醒农民购买使用农资做到“三要三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