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水利部在京召开座谈会,纪念第14届"世界水日"和第19届"中国水周",主题是"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全国人大农委、环资委、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务院法制办等单位领导以及有关方面的专家和人士,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表谈话。

会场
座谈会由水利部副部长周英主持,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发表主题讲话,重点阐述水利系统近年来在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进展,提出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进一步创新治水模式,做好"十一五"期间各项水利工作。

周英主持会议
近年来水利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总结多年来的治水理论与实践,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实践,创新发展,在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模式、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新进展、新成就。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理念,防洪方面更加注重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的综合运用和科学管理;加强了新时期水利规划编制工作,深入贯彻按水资源状况确定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和规划的指导思想;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配置、保护和节约,初步遏制部分地区生态与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对水权-水市场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缓解用水矛盾、优化配置水资源开辟了新途径;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水利的社会管理,水利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胡四一发表主题讲话
水利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水资源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水多、水少、水脏、水混四大水问题依然困扰着神州大地。今后的水利工作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更加关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更加重视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更加注重水利的社会管理职责。一是继续做好防洪抗旱工作,要落实防洪抗旱责任制,正确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二是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用水管理制度,科学编制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基本完成主要江河省际水量分配,提高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三是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认真编制好《"十一五"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四是高度重视生态与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建立健全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五是加快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 "十一五"计划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不断完善各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六是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水利发展,积极探索流域管理体制,深化水利科技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