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辽宁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克强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乡发展全局,以推动经济发展为中心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和谐,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省委副书记、省长张文岳作总结讲话。中央巡视组组长阎海旺,省政协主席郭廷标出席。
会议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也是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担负起的重大历史使命。当前,辽宁省正处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实现辽宁全面振兴,面临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历史性课题,必须统筹安排,促进协调发展。近几年,辽宁省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乡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辽宁省农民收入仍然较低,城乡发展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促进辽宁全面振兴,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必须充分认识解决“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城乡发展,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会议指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乡兼容、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增强辽宁省整体经济实力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构筑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着力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加工度,加快把辽宁省建设成为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要依托地区比较优势,确定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加快县域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县域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积极承接国内发达地区和城市的产业梯度转移,把发展配套产业作为县域扩大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要以县城和部分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及特色的城镇,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围绕投资融资、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市场开拓等重点领域,培育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今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去年,省本级基本建设资金用于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去年,财政新增用于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要高于去年。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依法减免税费等各种措施,减轻基层和企业负担,壮大县乡财力。在市管县体制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依法合规”的原则,扩大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地方的协调配合,支持县里的工作,为基层服务。
会议强调,要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农民群众真切感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实惠。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交通事业,加快农村电网建设步伐。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让广大农民喝上清洁卫生的饮用水。推广以沼气为主适合农村特点的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疾病预防、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卫生人才建设。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全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参保覆盖面。实施整村扶贫推进工程,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经济实力。
会议强调,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乡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要以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繁荣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加强村庄综合整治,不断改善村容村貌,继续开展以改水、改灶、改厕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抓好村务和乡镇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搞好村民自治,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要深入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发挥党员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省委、省政府将成立领导小组,规划协调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出台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实化各项惠农政策,加强督促检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将贯穿于现代化的全过程,既要着眼长远、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又要立足当前、扎扎实实工作,既要着力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情,又要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在发挥党委和政府主导作用同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倾听农民呼声,努力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坚持求真务实,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防止形式主义,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辽宁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沈阳市、大连市和海城市、建昌县、桓仁满族自治县等单位负责同志作大会发言。
辽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省法院、省检察院负责同志;中央巡视组成员;各市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副市长、农委主任;各县(市、涉农区)委书记、县(市、涉农区)长;省(中)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