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开局之年,云南省非公经济发展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省委、省政府将着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非公经济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努力促进非公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力争今年全省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400亿元,增长15%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37%。
“十五”期间,云南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全省非公经济发展摆到了重要位置,抓好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完善,强化落实督促检查,优化发展环境,全省非公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推动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到去年底,全省非公经济共有户数79.7万户,共完成增加值1257.3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35%,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据了解,今年,云南省将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引导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我发展后劲上,建立完善的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推动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经营环境,放宽发展领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大力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并确定培育和支持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竞争能力较强非公企业做强做大,使全省非公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结合当前云南省非公经济发展总量不足、就业压力增大的实际,云南省将加快“创办小企业工程”的实施工作,以开展创业指导、实施创业培训、强化创业服务为重点,在40个具有区域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工业重点县中开展创办小企业试点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合作活动,协调和帮助有产品、有市场、有信用的中小非公企业争取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努力缓解其贷款难、寻保难问题。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的非公企业创新支持体系,引导非公企业以“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为重点,积极推动非公企业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公共技术、融资担保、信息咨询、培训交流、市场开拓、创业辅导服务“六大平台”,形成加快全省非公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李 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