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召开纪念第十四届“世界水日”、第十九届“中国水周”座谈会,会议主题是“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推进海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宪韶主任出席会议并做主旨讲话,王文生副主任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观看了水法宣传电视系列片《人·水·法》,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任宪韶指出,近年来,流域各地在节水型社会建设过程中,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完善法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在城市节水、农业节水、污水处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有力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任宪韶同时指出,海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仅为370亿m3,按照2000年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3 m3,在全国10个水资源一级区域中是最低的,并远低于国际通用的人均1000 m3紧缺标准和500 m3极度紧缺标准。而且,流域水资源量仍呈持续减少趋势。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域的总用水量已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每年约90亿m3,猛增到2000年的400多亿m3。然而,由于用水观念的落后和发展模式的粗放,导致用水浪费、水环境污染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并进一步加剧了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水资源的紧缺局面。
任宪韶强调,要解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首先应立足于本流域的节水,要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推进海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通过九方面工作,全面推进海河流域的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二是加强水资源管理法规建设,强化依法管水和节水;三是高质量完成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四是明晰初始水权,合理配置水资源;五是大力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建设;六是大力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七是加大治污力度,保护好水资源;八是继续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九是加强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流域节水工作深入开展。
海委机关各部门、水资源保护局和委直属处级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