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长春海关出台了第三个“十项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全省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长春海关先后两次出台“十项措施”,收到促进经济发展的实效。新出台的第三个“十项措施”,再次体现了服务经济发展的主题。
贯彻科学发展观。针对全省农产品等外贸发展重点产业,各级海关将定期向地方政府提供信息、分析和建议,为科学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便捷通关,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允许部分汽车零配件企业进出口“提前申报”,并在各环节提供“绿色通道”。深入一汽场站现场培训报关员,推行“无纸通关”作业,扩大税费“网上支付”业务。
便利边境口岸通关,促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推动对俄罗斯“陆港关一体化”、对朝鲜“陆港区一体化”建设,对珲春圈河至朝鲜罗津的公路建设设备出境,给予通关便利。密切与东南沿海相关区域海关配合,确保货物陆海联运一路畅通。
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支持对俄经贸合作。对参加中俄“国家年”展会活动的人员、商品提供通关便利;为对俄投资和劳务合作提供便利。进一步改善珲春中俄互贸区,提高对俄边贸质量,支持跨国合作区建设。
创新监管模式,为企业打造快速通关平台。在长春海关一汽场站和开发区海关与机场办事处之间,在珲春海关、延吉海关和图们海关之间,推行“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监管新模式,实现快速报关验放,并逐步使企业就近、就地办理通关业务。
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确保我省边境至朝鲜茂山的铁矿粉管道运输项目高效运作,为与之相关的原料进口企业提供便利。对汽车产业园区、龙嘉工业园区和其它工业集中区建设跟踪服务;支持经开区、高新开发区、出口加工区招商引资;支持企业建立不同类型的保税仓库,促进物流业发展;促进珲春柳多岛中朝互市贸易和图们南阳中朝互市贸易区建设,妥善解决政策、管理上的难点;支持梅河口果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进出口贸易。
扩大对外开放。提高龙嘉、延吉机场海关监管能力,确保至俄、韩、日、德以及新加坡等新航线的开通运行,支持相关航空口岸开辟国际航线及中转航线。为今年相继举办的一系列对外经贸交流活动,提供便利通关服务。
加大对重点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的扶持力度。支持吉林铁合金厂建立国家级铬矿资源进口战略储备库,创建绿色产品与环境;为吉化、吉林化纤和吉林铁合金技术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实行全天候服务,并加快办理进口设备减免税手续。搞好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转产项目的政策衔接和后续管理。
推进大通关,管理现代化。严厉打击走私违法活动,规范贸易秩序。加强企业分类管理,扩大“红名单”企业,顺畅重点企业进出口报关“绿色通道”。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推动东北地区通关一体化进程。(吉林日报 记者吴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