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大问题,福建省整规综合办日前提出我省今年将在12个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
据悉,其中全国重点整治领域共有5个,包括食品安全、知识产权、商业欺诈、传销和医疗服务;省定重点整治领域共有7个,包括药品市场、农资市场、建材市场、安全生产、房地产和建筑市场、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和价格秩序。这12个领域的整治工作重点是:
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加快推进食品安全生产、流通、标准与认证、监测与预警、企业信用和法制保障六大体系建设;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将重点整治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
知识产权保护。在重点地区建立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平台,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联合执法;组织山鹰行动、阳光行动、蓝天行动等全国统一部署行动,严厉打击商标、版权、专利和进出口等领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鼓励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严厉打击传销。严格直销企业市场准入,加强直销企业日常监管,保证直销业健康发展;严厉查禁传销。
打击商业欺诈。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重点整治保健食品、药品、医疗服务等违法广告,以新闻报道方式误导公众的违法广告行为和网站、声讯服务台等传媒宣传色情、封建迷信等不良内容文化广告等;同时打击内贸活动中的商业欺诈,重点整治商业企业不规范促销、虚构或夸大特许经营品牌效应、骗取加盟费的行为,打击美发美容服务业违规经营活动;打击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中的各类商业欺诈,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欺骗劳务人员、施工单位和投资者的行为和无资质、超范围经营行业;查处建筑企业境外承包工程中的欺诈行为和违反外汇、海关管理规定的行为。
整治医疗服务市场。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严肃查处医疗机构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出租或外包科室、利用B超非法鉴定胎儿性别等行为,严肃查处非法性病诊疗机构。
药品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无证经营药品和医疗器械及租借证照和挂靠经营、非法回收和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强化对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及各类药品、医疗器械展示活动的监管;以整治农村药品市场为重点,加大边远山区及周边省份接壤地区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
农资市场专项整治。重点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和兽药违法行为。建材市场专项整治。重点打击生产、销售劣质建筑钢材,严厉查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重点整治问题突出的小型、个体生产、销售和施工企业。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继续取缔、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小厂、经营网点,整顿和规范安全生产秩序,落实生产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房地产和建筑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招投标领域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重点监管省外企业施工和低价中标项目的现场管理和质量安全;继续清理建筑领域拖欠工程款;查处城镇房屋拆迁市场侵害居民利益的行为和房地产中介机构无资质或未经备案、从业人员无资格、发布虚假信息、房地产价格评估严重失实等行为。
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专项整治。清理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重点清理和规范采矿许可证的确认、延续、变更、转让行为,打击非法勘查采矿活动,重点打击无证开采、超层越界开采、非法转让、跑马圈地等行为,关闭“禁采区”内采矿活动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矿山企业。
价格秩序专项整治。继续开展涉农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检查试点,开展电信资费专项检查,开展教育收费、医药价格、电力价格、人力资源管理收费和铁路行业服务收费的重点检查;查处商业促销、通信行业中存在的价格欺诈行为。
据悉,为了确保专项整治行动顺利进行,年内福建省除了全面推进电子信息网络监管执法系统建设、行业协会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外,各级各部门还将完善举报制度,畅通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广泛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群众监督,对查处的大案要案要适时曝光,发挥舆论的威慑力量。(记者 潘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