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甘肃省财政厅与省农机局4月7日联合召开的全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上获悉,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将投入2300万元用于甘肃省的农机补贴。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800万元,省级财政投入5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近3倍。这一政策将使甘肃省14个市州60个县市受惠,范围覆盖70%的县市区。
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去年省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与中央财政一道,拨出了800万元农机补贴专项资金,惠及11个市州28个县区。农机补贴“四两拨千斤”,2300多户农民自筹4000多万元,积极购置先进适用农机,增强了甘肃省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水平。2005年,全省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达1.83万台,较上年增长了27.8%,13年来首次扭转了持续下滑的局面。
今年,甘肃省决定继续加大农机补贴力度。一方面,努力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成为全国补贴增幅最大的省份,比去年增加了1300万元。另一方面,省财政的投入也较上年增加了200万元。农机补贴的实施主要向河西走廊和陇东等粮食主产区倾斜,向重点作物的关键环节倾斜,向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倾斜,并在定西市安定区启动了马铃薯种植、收获机具补贴试点。根据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等县域差异,国家级实施县安排中央补贴资金30万—70万元不等,省级实施县安排省财政奖金10万—30万元。
同时,甘肃省还通过“阳光”操作,从省内外众多企业的产品中择优筛选,制定了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机型主要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作业机械为主,兼顾甘肃省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作业机械。农机购置补贴的对象为农民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另外,对同一农机,今年全省将统一限价、统一补贴,非通用类的补贴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单台补贴金额不超过3万元。(记者 宋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