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辽宁省防控高治病性禽流感指挥部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期在辽宁省锦州、盘锦两市送检的野禽中检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情况做了说明。
据介绍,4月13日,辽宁省动物防疫站从锦州市动物防疫站送检的死喜鹊和盘锦市动物防疫站送检的野鸭棉拭子中检测到H5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片段。4月19日,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在这两只死鸟体内分离到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但其发现地均离居民区较远,周边没有养殖户。
按照有关规定,当家禽发病的临床症状符合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并在发病或死亡的家禽中检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方可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野禽中检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只能定性为该地区存在野禽带毒,不能定性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但表明上述地区存在着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的风险。
辽宁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锦州、盘锦两市对在发现带毒野禽地点的13公里半径范围内进行“地毯式”流行病学排查,对全省禽类饲养密集区、候鸟栖息地等地区要进行一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死野禽要立即向省动物防疫站送样检测,安排省、市、县三级动物防疫站负责对高致病性禽流感春防免疫效果进行一次全面评估监测,免疫效果不达标的地区要立即组织加强免疫。
4月20日,锦州、盘锦两市共出动700余人对13公里半径范围内的39个乡镇、238个村的养禽户进行了逐户排查,共排查了55.15万只家禽。截至目前,未发现异常情况。(记者 李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