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黄金周即将来临,为了更好地发挥全国假日办的协调联运机制,保证老百姓度过一个安全、祥和、快乐的节日,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民航总局、广电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国家宗教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文件局、国家旅游局18个全国假日办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在京召开了2006年“五一”黄金周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联络员会议。全国假日办执行主任、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顾朝曦在会上发表了讲话。
今年“五一”黄金周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假日办旅游部际协调会议组织协调的第17个黄金周。鉴于黄金周制度已走向成熟,本次会议主要围绕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2月9日对今年春节黄金周工作总结所作的“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旅游工作水平”的重要指示,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共同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提些思路的主题召开。
顾朝曦在讲话中首先介绍了本次黄金周旅游工作准备情况和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的工作思路。顾朝曦说,本次黄金周工作部署早,重点突出。早在3月31日,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召集人徐绍史副秘书长就签发了《关于做好2006年“五一”黄金周旅游工作的通知》,强调突出抓好旅游安全,确保黄金周安全有序。全国假日部际协调会议的各成员单位工作深入,要求明确,及早部署,呈现了“部署周密、安排到位;围绕安全这个重点,工作越来越深入细致”两个特点。如,铁路和民航、道路和水运交通以及质检总局、安监总局和宗教局的工作安排都深入研究了安全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措施的针对性很强;交通部门围绕运输安全和运输通畅开展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安监局要求重点打击非客运船舶载人载客;质检总局要求各地从4月上旬开始对客运索道应急救援进行检查和演练,而且检查要点非常具体明确;国家旅游局提出的重点是境外游的应急处置和自驾车的安全引导。假日办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更加主动、更加具体、更加深入。
顾朝曦在讲话中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对春节黄金周的系列批示,并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系列批示精神,对今后全国假日办的工作提出了三点想法和思路。一是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强化安全保障机制上来;二是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制度建设;三是要进一步落实层级化的责任制。
顾朝曦强调,全国假日办今年将按照以上思路,推进假日部际协调会议的工作,落实吴仪副总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旅游工作水平”的要求。拟每次黄金周根据发展情况和形势特点,各成员单位一起选准一两个问题,推进一项、两项政策或制度建设,或是需要共同推进的全局性措施。顾朝曦指出,这是全国假日办各相关单位深化合作、推动双方面工作的一个共同契机。各位联络员要提出制度性合作、制度性协调的工作建设,大家共同讨论,共同研究,争取每个黄金周都能突破一两个问题。
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就此进行了讨论。大家围绕贯彻吴仪副总理的指示精神,针对全国假日办今后有可能进行制度性创新的领域和工作思路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不仅强调了要做好“五一”黄金周的部署工作,还强调了各成员单位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支持和促进政策性、制度性建设的工作思路,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创造性。各成员单位纷纷表示,不断总结黄金周制度运转的经验,共同解决黄金周制度运转中遇到的问题,是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共同职责。今后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更有效地发挥全国假日办的作用,把假日旅游工作做得更好。
顾朝曦最后对本次黄金周旅游运行趋势进行了分析。
顾朝曦在2006年“五一”黄金周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五一”黄金周即将到来,这是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组织协调的第17个黄金周。黄金周制度运转至今已经走向成熟。为了更好地发挥这套机制的作用,需要创新和不断完善。今年春节之后,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和华建敏国务委员同时对黄金周工作作了重要批示。主要内容,一是充分肯定假日办的工作,感谢各成员单位;二是要求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三是支持和促进政策性、制度性的建设。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是对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工作方向的要求。今天的会议,我建议围绕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2月9日对今年春节黄金周工作总结所作的“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旅游工作水平”的重要批示,结合工作实际,共同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提点思路。
一、本次“五一”黄金周旅游工作准备情况
本次黄金周工作部署早,重点突出。3月31日,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召集人徐绍史副秘书长签发了《关于做好2006年“五一”黄金周旅游工作的通知》,《通知》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讲话中提出的“安全发展”的重要理念和“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的要求,强调突出抓好旅游安全,确保黄金周安全有序。4月13日,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上,华建敏国务委员对“五一”黄金周的安全工作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4月7日,国家安委会办公室首次召开“五一”黄金周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4月16日,根据华建敏国务委员在对海南一起海上游客事故报告上的批示,安监局会同交通部、农业部、旅游局对水上安全进行了进一步的专门部署。这些工作安排体现了国务院对黄金周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的各成员单位工作深入,要求明确。4月15日前,铁路、民航、交通、质检总局、安监总局还有国家旅游局等部门,都进行了周密的工作部署。根据各单位报送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部署周密、安排到位。
铁路和民航对“五一”期间客流预测和运力安排具体到每一天。铁路预测5月1日为客流最高峰,将达到435万人,同比增加6万人次;4月30日为直通客流最高峰,将达140万人次,同比增加7万人次。因此增开直通旅游专列58对,直通临客46对。民航预测今年黄金周运力同比增长20%,要求各航空公司按照应急有备的原则,安排运力,加飞航班。特别提出可以在“无任何其他航空公司经营定期航班的航线上申请临时经营和包机飞行”。旅游部门主要是针对游客需求,提供越来越丰富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今年“五一”各地推出的乡村旅游产品相当丰富,旅行社接受的出境旅游预订也持续增长。第二就是围绕安全这个重点,工作越来越深入细致。铁路、民航、道路和水运交通以及质检总局、安监总局和宗教局的工作安排都深入研究了安全的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措施的针对性很强:交通部门围绕运输安全和运输通畅开展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安监总局要求重点打击非客运船舶载人载客;质检总局要求各地从4月上旬开始对客运索道应急救援进行检查和演练,而且检查要点非常具体明确;国家旅游局提出的重点是境外游的应急处置和自驾车的安全引导。同时,公安部、卫生部、宗教局也进行了工作部署。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各相关栏目、各报刊媒体,包括中国旅游报和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已经都做好了宣传计划和安排,选题和表达方式都有所创新。
从本次黄金周的准备和落实情况看,我们认为假日办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更加主动、更加具体、更加深入。
二、落实国务院领导对黄金周工作重要批示的工作思路
国务院领导对春节黄金周的系列批示,提出了我们提高假日旅游工作的方向和思路。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系列批示精神,我们对今后全国假日办的工作提出一些想法和思路。
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强化安全保障机制上来。黄金周机制已运行16次,没有出大的安全问题,有很多值得总结的方面。比如各地政府对假日期间安全高度重视,事前检查、节日值班应急,是防范大的问题出现的重要保证,16个大的假日中遇到过很多的问题,各级政府及时处置,化解了一些可能酿成安全事故的因素。2002年春节,广西赴越南旅游的游船获救就是一例;2003年春节一批台湾游客由于台湾旅行社的破产倒闭在大陆被放团,获假日办帮助也是一例;另有多起飞机乘客在境内外向假日办求助,得到民航总局的全力协调和帮助。但是没出大的问题,绝不能认为没有问题。如此巨大的假日旅游市场,组织和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同意安委会对全国安全形势的判断:多看差距,慎言成绩。我们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认为还有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值得考虑:如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风险增大。前不久,T70次火车在新疆东部遭遇特大沙尘暴袭击;还有云南大理苍山景区的森林火灾,致使景区关闭,至今还没有完全扑灭。这些事情如果发生在节日期间,影响就比平常大很多。因此,我们要按照吴仪副总理的要求,深入研究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加强各相关部门在安全措施上的衔接和协调,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应变能力,争取每一个假日,都是安全、祥和、快乐的假日。
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制度建设。黄金周工作不是简单重复和“老生常谈”,每个黄金周,情况都在变化,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制度建设,以实现提高工作水平的目标。比如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境外大事故频发,引起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我们借红海沉船的特重大事故和香港旅游团在埃及的翻车事故自省,感到中国公民在境外的紧急救援机制还不健全。春节结束总结工作时,假日办向国务院提出了三项制度性建议:一是尽快建立中国公民境外旅游应急处置机制;二是尽快借鉴国际做法,推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预警机制;三是推动商业保险提供紧急救援服务。按照华建敏等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在徐绍史副秘书长的亲自主抓下,近两个月国务院应急办、外交部领事司、保监会大力支持积极推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出境旅游应急预案,即将公布。该预案首次提出了建立国家旅游预警制度,将有效防止和减少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对发生在境外的旅游安全事故也规定了应急处置的各种预案,对于保障3000多万出境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研究了对旅游者紧急救援的商业辅助机制建设问题,会同中国保监会多方面听取了旅游企业和保险企业的意见,正在抓紧拟定《关于进一步发展旅游保险事业的意见》,力求更好地发挥商业保险的抗风险作用。
要进一步落实层级化的责任制。黄金周工作涉及各级部门、各地政府、各个企业,需要和衷共济、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团结奋战。但各方面的责任分工应该是明确的,各地政府是假日旅游的监管主体,各级部门是相关行业的监管部门,各个企业是相关责任的承担主体,在保障黄金周旅游高效运转中,首先是要各司其职,同时也要做好相互配合。作为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的成员单位,不仅要启动本行业的假日工作机制,更重要的是履行好对本行业或部门的有关监管职责,确保假日工作的制度、规范和要求,真正得到深入贯彻,确保在面向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基层单位和企业身上得到扎实有效的落实。因此,必须强调落实分层级的责任制,才能确保把假日旅游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需要关注的“五一”黄金周旅游运行趋势
这次黄金周工作有一个最大的有利条件,就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到达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为旅游黄金周的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为了准确把握有针对性的问题,根据以往对假日旅游情况和规律的研究,现对“五一”黄金周市场运行趋向做以下预测:
一是出游规模有可能再创新高。近年来,人民群众根据黄金周运行特点自我调控出游时间的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在黄金周前后出游,较好地发挥了对黄金周旅游市场的调控作用。但由于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需求在迅速扩展,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需求,因此,黄金周出游的总量仍在持续增加。“五一”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是最适宜出游的时候,在每年三个黄金周中都是出游人数最多的。按照已有的发展基础,并考虑适度的增长幅度,预计今年“五一”黄金周出游的人数在去年“十一”黄金周1.1亿人次的基础上,还会增长,并会创出游人数的历史新高。一些旅游热点城市和景区将出现游人拥挤;因此,对安全工作带来一些压力,旅游会展、节庆、集会性场所要高度警惕;住宿难、返程难、市场秩序差,可能会在一定的区域出现。
二是自助游、分散化旅游休闲的趋势更加明显。自驾车已经是假日旅游人数最多的旅游形式;徒步游、探险游、生态游等散客游在“五一”期间也是选择量最大的旅游方式,散客游的特点是人员分散,游程深入,随意性大,保障条件差,容易发生各类分散的旅游安全事故,进一步增加风险防控的难度。
三是出境旅游规模将进一步扩张。2005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已超过3100万人次,而且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五一”黄金周的7天假期,将有很多城镇居民出国出境旅游。
做好黄金周的各项工作,是全国假日部际协调会议各成员单位和各级假日办的共同职责。希望我们团结协作,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努力工作,把假日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