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26日在沪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即将投入正式运营。
从2000年6月30日中德两国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协议算起,世界首条高速磁浮交通商业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浮快速列车线经过三年建设、三年运行,经历了多种考验,已累计安全运营240万公里、运载乘客623万人次,充分验证了安全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4月25至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和上海市等有关方面组成验收委员会,在安全评估、初验和后评价的基础上,对上海磁浮线进行了正式验收。昨天上午10时30分,验收委员会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验收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郑重宣布了验收委员会的总验收意见:上海磁浮列车工程建设“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试运营情况正常,同意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张晓强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海磁浮线取得的成绩。他指出,磁浮交通技术科技含量高,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传统机电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轨道交通方式,具有先进性和技术潜力。发展磁浮交通技术、推进新型交通方式的形成,有利于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满足全方位、多层次的运输需求。上海磁浮线迈出了这项技术在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步。有关方面将按照科学求实、积极推进的原则,充分研究论证后续项目的建设问题。
验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和上海市副市长杨雄也先后在验收会上讲话。马颂德指出,上海磁浮线工程建设和运营的成功,是中国吸收消化国际先进科技、开展自主创新的范例,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杨雄表示,磁浮线在上海,但它从一开始建设就受到了全国的关心,特别是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有关磁浮建设机构要认真按照验收中提出的意见、建议,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落实和收进,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为推广应用磁浮交通技术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文汇报 记者洪崇恩)
试运营两年后通过国家验收 上海磁浮正式运营
经过近两年的商业试运营,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项目昨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投入正式运营。
前天和昨天,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上海市等有关方面组成验收委员会,在安全评估、初验和后评价基础上,对上海磁浮线进行了正式验收。验收委员会认为,该工程建设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试运营情况正常,同意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上海磁浮线于 2004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是世界首条高速磁悬浮交通商业示范运营线。项目正线全长 29.873公里,西起上海地铁 2号线龙阳路站,东至浦东国际机场,设计最高运行时速 430公里,单向运行时间 7分 20秒。截至今年 3月底,累计安全运营里程已超过 240万公里,运载乘客 623万人次,并经历了积雪、大风等恶劣气候考验。
上海磁浮线的成功建设和运营,验证了磁悬浮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展示了我国的工程技术水平,创造了技术引进与科研开发同步实施的范例。通过实践,我国在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磁悬浮系统有了较全面的认识,积累了研发、建设经验,掌握了线路轨道技术,推动了自主创新。
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在验收会议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海磁浮线取得的成绩。他指出,磁悬浮交通技术科技含量高,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传统机电设备相结合的新型轨道交通方式,具有先进性和技术潜力。发展磁悬浮交通技术、推动新型交通方式形成,有利于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体系,满足全方位、多层次的运输需求。对验收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请有关方面认真研究落实,进一步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确保上海磁浮线持续、稳定地安全运营。
张晓强昨天还表示,为做好工程应用和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迈好磁悬浮交通技术在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步,有关方面将按照科学求实、积极推进的原则,充分研究论证后续项目建设问题。深受关注的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在国务院批准项目建议书后,目前已进入全面、深入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上海磁浮线工程在自主技术创新、投资控制、项目实施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将为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的研究提供宝贵经验,使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力争在成本控制、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在谈及上海磁浮线为何在商业试运行近两年时才验收,张晓强表示,上海磁浮线技术含量高、工程难度大,在世界上没有先例,所以需要经过长一点的时间进行试运行,验证其先进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验收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验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副市长杨雄先后在昨天的验收会上讲话。(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张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