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气象局局长与质检总局等会谈推进气象标准化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13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5月12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秦大河在京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平均进行了会谈。双方达成共识,将加强沟通与合作,进一步推进气象标准化工作。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王守荣、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轻部主任廖晓谦、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主任孙健、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朱祥瑞等人参加了会谈。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领导同志多次明确指出气象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求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标准,把中国的气象系统建设成世界上最先进的系统之一,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服务。2006年1月,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以综合探测、气象仪器设备和气象服务技术为重点的气象标准体系,加强气象业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秦大河首先介绍了中国气象局的概况,以及正在进行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即将召开的全国气象科技大会的有关情况,希望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对气象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实加快气象标准化建设步伐,促进气象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秦大河建议,一是加快全国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复组建工作步伐。目前,气象标准化工作还属于起步阶段,与新时期气象业务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气象部门还没有一个全国性气象方面的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此,中国气象局在申报组建全国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同时,积极申报组建全国气象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气象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气象卫星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遥感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空间天气监测预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雷电监测、预警与防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7个全国性气象专业技术委员会。二是建议将雷电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护标准化工作由中国气象局统一归口管理,这样有利于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护业务与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发展。 三是进一步加强气象仪器标准化工作归口管理。气象仪器是各项气象业务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世界气象组织是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认可的世界标准化组织之一,世界气象组织下设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并负责世界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工作。将气象仪器标准化工作由中国气象局统一归口管理,有利于气象仪器标准化工作与气象业务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接轨。四是进一步加大对气象国家标准立项工作的支持力度,以实现气象业务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刘平均充分肯定了气象标准化工作所取得成绩,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气象标准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刘平均强调,一是要加快气象标准化建设步伐,积极跟踪国际标准,凡是国际上属于气象部门制定和管理的标准,都应由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制定和管理。如果与其它部门有所交叉,国标委将积极加以协调;二是要加快制定我国“十一五”气象标准化建设发展规划及气象标准化体系,凝炼出一批技术先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气象标准化重点项目;三是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将基础好、科技含量高、具有前瞻性的标准化项目上升为国际标准,使中国气象标准走在世界前列;四是要有意识地培养一批气象方面的标准化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会谈结束后,刘平均一行在王守荣的陪同下,先后来到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天气会商室、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实验室、大气探测技术中心(世界气象组织亚洲仪器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运控室、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华风影视信息集团参观,并实地考察了气象标准化建设的有关情况。(记者 林琳)

 
 
 相关链接
· 气象局副局长检查香格里拉朱张大气本底站建设
· 全国气象部门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展开
· 中国气象局召开动员会安排部署汛前综合检查工作
· 2006年春季中国气象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召开
·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刘英金到德宏视察气象工作
· 全国气象部门“十一五”规划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