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山东省在潍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跨区机收出征仪式,500多辆联合收割机和服务车,近千名服务人员组成的麦收服务大军奔赴全国小麦主产区,开始了历时40多天的麦收服务工作。以此也拉开了今年“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大会战的帷幕。
据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刘恒新介绍,今年“三夏”期间,预计全国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38万台,将有7000个作业队、23万台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其中跨省作业的有13万台,机收水平将达到80%以上。
刘恒新告诉记者,开展跨区机收10年的实践表明,农机在加快农作物收种进度、抗灾减灾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三夏”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以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为内容的跨区机收解决了小农户分散经营与大机械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购机者和农民用机者共赢,据统计,2005年跨区机收为全国农民增收节支180多亿元,相当于为9亿农民每人增收20元左右,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据了解,今年,受夏粮面积、产量的增加和劳动力转移加快多重作用,“三夏”麦收对农机的需求充足,十分有利于组织开展跨区机收工作。但是,目前,柴油市场价格高位运行,部分地区出现了限量供油,带机加油等情况,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将会制约机械作业效率的发挥,影响“三夏”麦收的顺利进行。
在此间召开的“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座谈会上,农业部要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思想不松懈,精力不转移,投入不减少,工作不削弱,切实把农机跨区作业工作抓紧抓好,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各地农机部门一要对外来机手热情接待,合理安排作业任务,方便提供配件和维修服务。二要加强小麦机收的“包、帮、扶”作业,为“军、烈、孤、困、寡、打工”等六户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麦收作业服务,特别要帮扶外出务工的家庭,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要与公安、交通、物价、税务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落实好有关政策,制定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及时解决机收中出现的问题,维护好机收秩序,为机手提供全方位服务。四要与石油、石化部门密切联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燃油供应,采取灵活的供应方式,方便广大农机手购油,既要避免供应紧张导致延误麦收进度,也要避免作业价格波动影响到农民、机手两方的小麦机收积极性,确保麦收顺利进行。五要通过“跨区作业直通车”等渠道做好动态信息收集发布工作,搞好机具调度。六要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保障机收安全,确保机具达到良好状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避免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