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救助多艘越南渔船及渔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26日   来源:交通部
   5月19日,因受台风“珍珠”的影响,多艘越南渔船及数百名渔民被困我国东沙海域,情况十分危急。越南政府向我国政府紧急求助。交通部接报后迅速反应,由此开始了——

    海上大救援
 
    5月20日8时49分,当越南渔船“DNA90189”上幸存的32名渔民看到中国救助船出现在海面上时,全都站了起来,不停地用力挥动着双手。他们已经在海上漂流了很久,好几天没有吃东西,燃油、食品甚至连淡水都已消耗殆尽,正急切盼望着救援。 
 
    救助船迅速起航

    5月19日16时,越南政府照会我国驻越南使馆,称部分越南渔船在东沙海域失踪,恳请我国外交部及有关职能部门搜寻救助失踪越南渔船、渔民,派船前往救助。随后,我国驻越南使馆向我国外交部、交通部等相关部门发来明传电报,传达这一紧急救援请求。
 
    接到电报后,交通部迅速反应。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启动《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协调各方力量全力搜救失踪人员。协调派出交通部专业救助船舶“南海救111”轮赶赴现场进行救助;联系农业部协调附近渔船进行救助;通过中国船舶报告系统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协调过往船舶前往救助;协调香港搜救中心等搜救机构协助救助;发布航行警告,要求附近航行船舶搜救失踪越南渔民;联系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和中国海运(集团),要求其所属过往船舶参与救助。同时,向越南搜救中心通报了我国政府采取的搜救行动。
 
    时间就是生命。交通部救捞局接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通报后立即发出指令,要求交通部南海救助局尽快采取措施,协助救援。5月19日17时19分,交通部南海救助局接到指令,派正在汕头值班的交通部南海救助局的“南海救111”轮前往救助。17时37分,“南海救111”满载燃油、淡水、副食品和药品,顶风破浪,急驶东沙海域。从接到命令到起航,仅仅用了18分钟。
 
   规模最大的国际海上搜救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航行,“南海救111”轮终于找到第一艘遇险的越南渔船“DNA90189”。救助人员立即向该船补给了两吨柴油,还有鸡蛋、罐头、绷带、药棉、万花油等物品。在确定该船恢复动力后,“南海救111”轮立即开始搜寻其他遇险渔船。
 
    在随后的救助行动中,一些遇险渔船和渔民陆续被找到,在得到救援物资后渔船恢复了自航能力。有些渔民在恢复体力后,协助我国的搜救船舶一同搜寻其他遇险船舶。
 
    据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介绍,目前,已救助15艘越南渔船,向遇险船舶提供燃油30多吨、淡水140吨以及大量主副食品、药品、缆绳等,保证遇险船舶安全返航。获救越南渔民共330名,其中伤员6名。
 
    在此次救助行动中,交通部部长李盛霖亲临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指挥,出差在外的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多次打电话询问搜救工作进展情况,指示大力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尽量为遇险渔船提供燃油、淡水和食物等物资,妥善安置获救渔民,并进一步扩大搜寻范围,继续搜寻遇险渔船。
 
    徐祖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海上搜救行动是我国迄今为止救助外国渔船数量和渔民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海上搜救行动。
 
   救助两大困难:难船通讯落后,语言不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救助越南遇险渔船和渔民时,我国的救助人员遇到了两大困难,即渔船通讯方式落后、渔民和救助人员语言不通。
    据交通部南海救助局调度室值班人员介绍,目前一般较大的船舶上都有卫星电话等通讯装备,但遇险的越南渔船上只有最简单的高频通讯方式,而且发射功率特别小。因为联系不上,渔船的具体方位就不清楚,具体数量也无法确认。值班人员说,由于救助船无法接收渔船的具体位置信息,在茫茫大海上的搜寻范围就达到5000多平方公里。而且,按越南政府提供的信息,需要救援的渔船数量和渔民人数众多,这都给救助工作带来很大考验。
 
    好容易联系上了有的遇险渔船,语言不通的麻烦又来了。越南渔民大多不懂英文,我国的救助人员又不懂越南语,最后终于找到稍懂粤语的越南船员,才解决了问题。
 
   获救渔民打出中英文标语致谢
 
    彭建波是“南海救111”轮的船长,5月20日21时10分,记者通过卫星电话与他取得了联系。说话时,彭建波的嗓音已经沙哑,他告诉记者,开航将近28个小时,救助人员们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基本没有休息过。在找到第一搜遇险的越南渔船后,20日11时47分,他们又搜寻到两艘渔船,船上共有32名渔民和5具遇难者的遗体。在接受救助后,两艘渔船相继恢复了自航能力。20日16时45分左右,他们又陆续发现16条被困越南渔船。据介绍,被困渔船大多燃料耗尽,淡水、粮食紧缺,船上的渔民已经在海上漂流了一个星期,非常疲劳。
 
    彭建波向记者描述了越南渔民获救后的感人场景。身心疲惫的渔民们看到救助船靠过来时,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接受救援物资时,他们激动地握住救助人员的手,不断表示感谢。稍懂粤语的越南渔民就用并不熟练的广东话激动地连声喊着:“感谢!感谢!”有的渔民还打出了用中文和英文写的标语——“感谢中国政府”,“感谢中国船员”,“Thank you”。
 
   5月20日,越南外交部致电我国驻越南使馆,转达了越南政府对我国政府向遇险越南渔船、渔民提供救助的诚挚谢意,希望我国交通部专业救助力量继续给予救助。
 
    “‘南海救111’轮出发前装备了充足的救援燃料和物资,足够救助预先估计的遇险渔船。”交通部南海救助局局长尹干洪介绍说。
 
    据了解,5月22日天黑后,“南海救111”轮开始返航。交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发布航行警告,要求经过东沙海域的船舶继续搜救遇险的越南渔船和渔民。(吴楚楚 蒲士达 周万里 潘永德)
 
□链接
我国目前最大的专业救助船——“南海救111”轮
 
    “南海救111”轮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是国内尺寸最大、装备最先进、救助功能最齐全的大马力远洋专业救助船,是交通部救助系统的主力船型,于2006年3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
 
    该船全长98米,宽15.2米,主机功率8000千瓦,设计航速20.35节,自持力30天,能抗12级风浪,所航航区没有限制。凭借1.2万海里的续航力,“南海救111”轮可以抵达世界上任何一个海港。同时,该船还具有卫星实时传输功能,可将海上救助现场的画面传回岸上。该救助船上还专门设有获救人员的生活安置房间,可以同时容纳100多人。并具备一级对外消防功能,船上的多支高压水枪能自动调节喷射160米远、70米高的水柱或泡沫,还能自动调节喷射方向。
 
□相关
 
“德进”轮穿越“珍珠”救起8名外籍船员
 
    5月18日下午16时30分,交通部南海救助局专业救助船“德进”轮在航行230多海里后,终于成功救助漂流的比利时籍货船“庞贝”轮,船上的8名船员全部获救。
 
    5月17日凌晨,“庞贝”轮在行至东沙群岛以南35海里处时,主副机全部出现故障,船舶失去动力,仅靠应急电瓶维持通讯联系。海上波涛汹涌,“庞贝”轮处于十分危险的位置,以每小时6海里的速度向台风“珍珠”中心漂去,随时都有翻沉的危险。该船上有菲律宾、克罗地亚等国籍的船员共8名,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17日3时29分,交通部南海救助局接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通报后,立即命令在珠江口值班的大功率专业救助船“德进”轮前往救助。由于风浪太大,“德进”轮只能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赶往出事海区。
 
    事后,“德进”轮船长陶杰锋告诉记者,当时海上风力达到11级,浪高10米,救助船在极其恶劣的海况下航行,船舶摇摆剧烈,船员们都吐了,但为了尽快赶到出事救助海域,大家都坚守岗位。
 
    15时10分,艰苦航行了230多海里的“德进”轮终于抵达出事现场展开救助。当时现场风力达8级,浪高4米至5米,遇险的“庞贝”轮仍以每小时3海里的速度漂流。据了解,“庞贝”轮全长60米,宽16米,总载重量1482吨,船上装满了矿石。
 
    16时30分,“德进”轮成功接拖住“庞贝”轮,碗口粗的钢缆牢牢绑在了“庞贝”轮的缆桩上。16时40分,“德进”轮拖带着“庞贝”轮安全返航,于19日下午5时左右抵达香港。
 
□记者手记
我国海上搜救能力成功经受考验
 
    “在东沙海域,现在有20多艘越南渔船、涉及到300多名遇险渔民,我们已接交通部指令正赶往现场紧急搜救。”5月20日下午,记者接到交通部南海救助局的电话后,立即赶到救助局值班室。
 
    就在前两天,记者刚刚到该局采访过他们成功救助一艘受台风影响的比利时籍货船的消息。接连几天里,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成功组织了两起国际海上救援,救助了16艘遇险船舶和338人。
 
    在两起国际海上搜救行动中,交通部门快速反应,及时应对,统一指挥,科学决策,成功有效地实施了救援行动。特别是救助越南遇险渔船和渔民的行动,是我国迄今为止救助外国渔船数量和渔民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海上搜救行动。
 
    近年来,交通部不断加强海上搜救装备和队伍建设,海上搜救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指挥能力不断加强,搜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业救助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今年年初的一次会议上提出:“加强救助值班待命工作,确保险情一旦发生能够迅速出动,实施有效救助。”
    这两次国际海上搜救行动的成功实施,体现了我国海上救助队伍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展示了我国的海上救助能力。
 
    采访中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南海救111”轮和“德进”轮两艘专业救助船装备先进,救助人员操作水平高超。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在救助装备、救助技术和救助人员素质等方面不断加强和提高,正在逐渐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在国际海事救助界的影响日益增加,交通部专业海上救助打捞队伍已经成为国家应急反应机制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相关链接
· 交通部部长强调抓两个重点推进商业贿赂专项治理
· 交通系统及时处置"珍珠"海上险情 实现"零死亡"
· 交通部8方面对防抗台风"珍珠" 作第三次紧急部署
· 交通部统计:5000多艘商船7万多艘渔船回港避台风
· 交通部救捞局出动多艘船舶台风中救助多起遇险船
· 我国救助船为救外轮已在14级台风中航行16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