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卫生部部长在第59届世界卫生大会全体会议上发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5月30日   来源:卫生部网站

    2006年5月23日上午,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第59届世界卫生大会第二天的全体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卫生部部长高强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卫生人力资源建设”发言。发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大会主席先生、各位部长、各位代表:

    世间万物,人是最可贵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中国代表团高度赞赏世界卫生组织将“卫生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本次会议的主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生命和健康依然面临着各种严重威胁。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在全球肆虐,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蔓延,当前愈演愈烈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向全球公共卫生系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建设一支具有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卫生人才队伍,对于提高全球公共卫生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全球公共卫生系统面临最大的困难,不仅在于资金和技术的短缺,更在于优秀卫生人力的严重不足。这个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卫生人才技术结构和人才分布严重不均衡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人类健康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

    主席先生,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全国人口超过13亿,其中农业人口有8亿多,占60%以上。中国每千人口中,卫生人员只有3.5人,医生只有1.5人,护士只有1.9人。卫生人才总量不足,基层卫生人员素质和质量不高,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衡,农村和基层社区卫生人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不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与健康需求。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建设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政府积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改善卫生人才队伍状况。2002年中国卫生部制订了《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2005年起,组织实施“万名医生支援农村卫生工程”,计划在3年内选派万名城市医师到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2006年,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培训了1万名现场流行病学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共同制订了高等医学院校为农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卫生人才的具体措施。中国未来的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的重点,将立足于中国国情,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贫困地区,重点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和基本医疗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卫生人力整体素质,推进卫生人力资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席先生,

    疾病无国界,世界卫生系统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的缺乏,都将是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在重大疫病威胁面前,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独善其身。全球通力合作至关重要。在卫生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发展上,开展国际合作,相互协调配合,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既是对世界人民健康的关心,也是对本国人民健康的负责。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感谢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中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强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我国向40多个国家派出了医疗队,由我国政府预算拨付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有数千名医生常年工作在发展中国家,为当地人民健康服务,并帮助培养卫生人才。我在此重申,中国政府在今后三年内,将进一步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帮助培训三万名医疗卫生等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中国政府愿意与各国政府一道,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为加强各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抵御疾病能力,改善人民健康水平,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此,我愿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第一,各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应迅速行动起来,帮助卫生人力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制订卫生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开展技术合作,提供人才、资金援助。中国政府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协调国际社会,加强卫生人力建设,推动技术合作和资金援助等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第二,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的国家,应认真研究本国的卫生人力资源需求,根据本国国情,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战略和政策,加强实用型、适宜性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这既是解决当前急需的重要措施,也是卫生事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三,强烈呼吁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接收外国医疗卫生技术人才较多的国家,制订有效的人才输入管理和评估政策,鼓励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以各种形式返回祖国服务,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人才建设的支持。这不仅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更是全球有效防控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构建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国际网络的迫切需要。最后,我借用今年世界卫生日主题口号作为我发言的结束语:让我们“通力合作,增进健康”!

    谢谢大会主席!

 
 
 相关链接
· 世卫组织官员高度评价中国政府防控禽流感的努力
· 世卫组织将加强同中国合作防控人禽流感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