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正式批复湖南省,2006年度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入1.7亿元,配套银行贷款2.6亿元,共投入专项资金4.3亿元,扶持56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针对粮、猪等大宗农产品加工的薄弱环节,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筛选出一批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给予立项扶持;突出特色农产品开发,新上一批种、养、加产业化经营项目。 经国家农发办审定批复,湖南省今年实施2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打造优势产业群;扶持36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项目,让更多的湘字号特色农产品走出“深闺”,迈向市场。
据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罗志宏介绍,20个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主要围绕我省粮、猪两大优势农产品,着力打造稻米、生猪加工集群。多方投入8500多万元,在高档优质稻产区新上4条绿色环保精米生产线,高档精米年加工能力新增25万吨左右;瞄准生猪出口和供港,投入7000多万元,新上中乳猪深加工、瘦肉型中猪加工、冷鲜肉加工生产线,新增10万头乳猪、中猪和20万头生猪加工外销,提升我省生猪产业的外向度和竞争力。
此次扶持的36个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项目,涵盖柑橘、茶叶、淡水产品、油茶、苎麻、草食牲畜、中药材、竹木八大特色产业。每个产业选择3—4家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按“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新上先进加工生产线,打造产业链。此外,对湘莲、蘑菇、粽叶、席草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也适度加以扶持,培育地方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