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教育部公布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2日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06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第15年。调查工作继续在京、津、沪、鄂、粤、陕、苏、赣、宁、云、新11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继续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调查表明,大学生高度认同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赞同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赞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发展战略和举措。大学生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信任,对党和政府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充分肯定。

    调查表明,学生基本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正确,普遍认为广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党的自身建设成效明显;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等基本政治态度上,大多数学生保持清醒的认识,态度更趋明确;学生积极肯定学校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89%的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调查表明,大学生高度关注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相关的大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信心;广大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尤为关注与国家民族荣誉、利益和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事件;学生高度关注国家安全稳定,认识判断比较理性,表现出较强的分析能力。

    调查显示,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风貌总体良好,主流价值观健康向上。自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生对个人的目标选择趋于理性与务实,普遍表现出乐观与进取的精神状态,对一些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表示反感, 近90%的学生反对“考试舞弊”、“论文抄袭”、“拖欠学费”、“自我为中心”、“及时行乐,追求安逸”。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的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特点,教育部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地位;要广泛开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促进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的协调发展;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资助奖励、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好辅导员、班主任对大学生健康成才成长的教育引导作用;进一步推进高校改革与发展,努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积极导向作用,注重舆论引导、典型示范、精神感召,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感动社会,培育和凝练鲜明的大学生群体的时代精神。

 
 
 相关链接
· 教育部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
· 十四部门联合发通知要求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 全国各地高校兴起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潮
· 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规范高校收费
· 大连8所高校联手打造大学生“阳光心理”
· 56所高校参加对口支援 26所西部高校提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