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天津市召开2006年第一次防汛抗旱指挥部(扩大)会议,落实国家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天津市市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戴相龙出席会议并讲话,对今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提出要求。副市长孙海麟主持会议。警备区副司令员王建盈,市政府秘书长何荣林和水利部海委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戴相龙强调,主汛期即将到来,我们必须克服麻痹思想,统筹工作安排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立足防大汛,抗大洪,努力抓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准备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做到趋利避害,能排能蓄,切实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管理水平。要制订严密的工作预案,排蓄有序,科学调度,排得出,蓄得住,既要充分做好防汛准备又要想方设法合理利用珍贵的水资源。要不间断地、全面细致地做好防汛检查工作,做好气象预报和雨情监测,搞好京津冀地区气象变化的分析研究,努力提高预报水平,积极调整、完善排蓄调度方案。戴相龙要求,要切实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制,加强部门间协作,把防汛抗旱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环节,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孙海麟在会上就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部署。他要求,要落实防汛领导责任制,加强防汛检查;加快防汛工程进度;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抓好防汛抢险预案落实;做好防汛物资储备;重点做好防止市区淹泡、农村排涝和防风暴潮工作;确保全市水库安全;完善城市供水预案,不失时机做好节水蓄水工作;做好水利项目储备,加强防汛值班和各项防汛抗旱工作的督察。(记者 武志成)
安全防汛做到“九到位”
天津市防汛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防汛人员全部进入临战状态
6月12日从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2006年第一次会议获悉,在即将进入防汛主汛期之际,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形势,天津市各级防汛部门立足防大汛、抗大洪、除大涝,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本着统筹兼顾,落实责任,趋利避害的原则,全面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目前,天津市各条战线的防汛人员全部进入临战状态,各项防汛准备基本就绪,确保全市防汛工作万无一失。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我国极端异常天气较常年偏多,华北南部属多雨带范围,台风较常年偏多。海河流域发生大洪水的几率越来越大,天津市防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高标准做好今年度汛工作,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确定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南系防御1963年型洪水,北系防御1939年型洪水,蓟运河防御建国以来最大洪水,城市防洪堤防御200年一遇洪水,发生中小洪水时,确保行洪河道、水库、城市防洪圈以内区域和重要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遇超标准洪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为城市供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多储备水源。
全市各级防汛部门和广大防汛干部职工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发扬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深入全市各河系、各行洪河道和蓄滞洪区,认真落实各项防汛准备措施,安全防范做到“九到位”,确保一旦发生洪涝灾情,做到“科学防控,紧张有序,安全度汛”。一是工程建设到位。实施了独流减河左堤加固、蓟运河险工治理、海挡加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北大港等8座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安排了39项防汛应急度汛和除险加固工程,确保主汛期主体工程建成发挥效益。二是责任落实到位。调整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各分部领导和成员,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了市、区县、乡镇三级防汛责任人。三是职责履行到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分别制定了《防汛应急保障预案》。四是安全防范到位。编制各项工作预案,建立起突发防汛抗旱事件处理机制,落实了防灾避险和预警转移措施,做好了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五是防汛检查到位。市防办组成防汛联合检查组,深入到全市4大河系、12个区县、27座大中型水库和山区小水库,对防汛准备逐一进行专项检查。六是防汛物资储备到位。新增500万元市级防汛物资储备,补充了品种和数量,保证物资储备全部到位,随时可以调用。七是防汛抢险组织到位。开展实战演练,成立了水上救护分队,提高防汛抢险作战能力。八是水文测报到位,改造和维护完成水文报汛设施、通讯预警、信息保障和灾情统计系统,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九是洪水资源管理到位。制定了潘家口水库雨洪资源利用预案,实施引滦水库群联合调度,提高城市供水保证率;完成了《天津市蓄滞洪区建设规划》,做到洪水分得进、蓄得上、退得出。
落实防汛准备措施“九到位”
○工程建设到位
○责任落实到位
○职责履行到位
○安全防范到位
○防汛检查到位
○防汛物资储备到位
○防汛抢险组织到位
○水文测报到位
○洪水资源管理到位(记者 武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