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农业部采取措施确保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4日   来源:农业部网站

    随着全国“三夏”生产高峰的到来,各种病虫害也进入高发期,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都是制约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最近在山东省邹城市,部分小麦染上了腥黑穗病,捻开的麦粒里面变成了黑色粉末,现在各地正在加强植保措施,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

    6月3日记者从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了解到,为确保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国家财政初步安排了5000万元应急防治补助经费,各级财政也累计筹措资金近4000万元。四川、陕西、湖北、河南等小麦条锈病常发省狠抓早期发病和局部流行的应急防治,如河南省采取奖励的方式,鼓励农民监测和报告发病情况,对最先发现发病的前50个农民,每人奖励100元,并无偿提供防治药剂,同时组织专业防治队,配备先进施药器械,对发现的发病中心和局部流行区,立即进行喷药防治,有的还组织开展飞机防治。据悉,目前治理小麦条锈病的办法,一是菌原地综合治理,如调整种植结构,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药剂拌种等;二是流行区应急防控,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控制其扩散流行。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王守聪介绍说,在小麦条锈病防治区,如果防治不力,小麦产量损失一般在20%以上,因此农业部非常重视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各级部门采取措施加大了对病虫害的防控力度。现在减少产量控制在3%以下,为夏粮丰收提供了保证。

    据悉,因为措施得力,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的危害损失被控制在最低水平,危害面积也比预期减少近5000万亩次,全国直接挽回小麦产量50亿公斤,实现了夏粮防灾减损的总体目标。(农民日报 江娜)

 
 
 相关链接
· 陕西要求新小麦上市前后停止储备小麦的拍卖活动
· 河北280万亩麦田遭恶性杂草侵入 小麦高产有隐患
· 河南小麦机收会战结束 机收小麦面积6600多万亩
· 我国夏粮收割进入高潮 小麦优质化率将首超50%
· 我国自主创新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技术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