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我国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能力近年获得显著提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22日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作为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在积极开展地灾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加强了地灾专业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近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地灾调查监测与预警技术方法及能力建设座谈会上了解到,我国地灾专业监测预警能力近年显著提升,正在逐步形成监测方法齐全、技术水平先进的地灾监测预警体系。

    我国在三峡库区、四川雅安及江西省重点地灾易发区建立的地灾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区,实现了地灾实时监测预警、信息远程传输和网上及时发布的目标。三峡库区建成了包括GPS监测网、综合立体监测网和遥感监测系统在内的专业监测工程,建立各类监测网点1446个。通过遥感图像对三峡库区地灾进行宏观监控,已对136个重大崩塌滑坡和重要库岸实施了专业监测,对1226处地灾点实施了群测群防监测。在地灾最为突出的巫山、奉节两县,地灾监测预警系统已对治理的高边坡和已建起的高挡墙及部分移民住宅区进行实时监控。特别是在巫山县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土资源部地灾实时监测示范站,利用国际最先进的光导技术,结合地质体的深部变形、地下水及孔隙水压力、地面变形等,实现了在互联网上实时查询地灾变形破坏程度并进行预警预报。在江西地灾易发区,科技人员结合岩土体结构、地形地貌条件、植被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利用多普勒卫星开展地灾气象预警示范。四川雅安地灾预警示范区降雨监测网络,完善了预警预报模型和分析软件平台,并结合降雨监测和预报数据,开展了示范区汛期地灾预警预报。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区运行3年,成效显著。迄今,库区已成功监测预警滑坡100多处,保护了两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江西庐山地区在2005年13号台风诱发严重群发性滑坡泥石流时,由于预报准确,164户407人得以成功避让。雅安成功避让了3起地灾。

    航空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地灾调查与防治中,并取得了大量成果。2005年,我国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技术,首次开展了中国印度界河—西藏帕里河滑坡遥感调查与监测,通过监测滑坡堵塞帕里河形成的湖水体积及动态变化,为我国和印度政府减灾提供了及时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上海采用新技术方法对全市监测网络进行了全面更新与调整,正在建设和完善全市地面沉降自动化预警预报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控制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华北平原地区的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已初具规模。

 
 
 相关链接
· 我国已形成整顿和规范矿产开发秩序联合执法机制
· 国土资源部通知要求加强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
· 国土资源部发通知要求严明法纪坚决制止土地违法
· 我国矿产资源宏观调控取得良好成效作用日渐明显
· 用科技手段治理沙漠、遏制沙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 国土资源管理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办法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