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北京密云激励农村环境建设 投入3亿元建设生态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26日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密云加大环境整治投入力度,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10%用于农村的环境建设,县政府专门制定了创建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用于激励农村环境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3亿元建设55个生态文明村。

  密云是首都的重要饮用水源基地,该县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奋斗目标,利用4到6年时间,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营造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塑造生态文化,打造“生态密云”。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农村环境建设是关键。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密云是首都水源区的特点,密云加大环境整治投入力度,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10%用于农村的环境建设。同时要求各乡镇政府匹配相应资金。县政府专门制定了创建生态文明村扶持奖励办法,用于激励农村环境建设。对200户以下的行政村,每村补助30万元,200户以上的行政村,每增一户增加补助资金500元,对经过市级环境优美乡镇验收的乡镇,奖励100万元,达到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的,再给予50万元奖励。农户改一个厕所,县政府无偿提供一套洁具,并补助300元,镇里补助300元;建一铺吊炕,县里补助200元;建沼气池每个补助1500元,生物质气化炉每个补助300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每个补助400元……去年县、镇、村三级共投入1.5亿元,全县农村环境整治以54个行政村为试点,从治理垃圾、污水、脏乱“三乱”入手,开展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的“五化”工程,农村普遍建立了卫生保洁制度,每百户设一名保洁员,村内垃圾实行简单分类,密闭收集,定期清运,无暴露垃圾。“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立起来。太阳灶、节能炕、环保厕所广泛使用,10500户农民使上了环保厕所,1500户农民睡上了节能炕,10万农民告别了饮水难,2000户农民洗澡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61个村建起了村级公园。

  农村环境变了,农民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了。密云水库边的石马峪村开设了“环保大集”,每月的30日,农民们把捡拾到的白色垃圾主动送到村委会。为了鼓励农民的环保意识,村委会规定,每交1公斤白色垃圾,奖励一袋洗衣粉。密云水库周边7800多名农民放下昔日割柴的镰刀,戴上生态林管护员袖标,防火、防盗伐、植树造林,成了大自然的守护神。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密云环境大改观。去年密云的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61天,比上一年提高了3.8%。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了62.7%。54个试点村中有51个通过15项检查,荣获了市级生态文明村称号,使全县市级生态文明村总数达到了55个。(记者孙明舜 杨晓斌)

 
 
 相关链接
· 北京市制定方案要求1480个村年内完成环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