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3日200万尾人工孵化鱼苗在图们江入海口下水,7月4日又有230余万尾鱼苗在第二松花江吉林市段投入大自然怀抱。这是吉林省有史以来两次规模最大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也是恢复渔业资源、修复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优化鱼类区系组成、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又一重大举措。
近十几年来,在农业部和吉林省计委、省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得到了持续有效开展,每年直接用于放流的资金近百万元,在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等重要渔业水域定期开展了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花羔红点鲑、狗鱼、鳜鱼、大马哈鱼、滩头鱼等一些多年不见的名贵鱼类又重新出现在自然水域,一些重要的经济鱼类,如大银鱼、池沼公鱼等已形成规模并畅销国内外市场。
此次二松放流品种以鲤、鲫、鲢、鳙、草、鲂、鳊等大型鱼种为主。此前,环保部门对二松吉林市段进行了水质检测,确定适应鱼类生长。
图们江此次增殖放流使今年的放流量达到了460万尾,据悉,今年放流总量将达到500万尾,放流品种为亟待拯救的溯河产卵鱼类滩头鱼。图们江增殖放流,具有提升我国渔源国地位的深远意义。(王跃刚 记者 王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