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2006年全国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顺利闭幕。李学举部长作总结讲话,重点部署了民政系统下半年需要扎实推进的6项为民解困工作。
李学举部长在会上说,今年上半年,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取得成效,社会福利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拥军和优抚安置工作取得新突破,地名公共服务、儿童收养、婚姻登记、殡葬管理、政策理论等工作也有新的进展,重点和难点工作,在改革创新上有新的突破,民政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下半年,要针对民政工作面临新形势,加快重点工作上取得新成效。
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建立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的长效机制。对有条件尚未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要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按照先建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特困户救助向农村低保制度的过渡。已经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要在继续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规范、完善和提高。
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构建农村基层工作的平台,实现农村基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创新。下半年,要选择有条件、有基础的地区,合理整合社区资源, 扩大农村社会服务,从解决农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引导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卫生、科技、教育、文化、劳动、法律等服务进农村社区,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启动“儿童福利设施建设蓝天计划”,为孤残儿童办好事实事。民政部决定,“十一五”期间每年拿出2亿元福利彩票公益金,加上地方福利彩票公益金、财政投入、社会力量的捐助,在一些重点城市建立完善一批儿童福利机构。下半年,要制订方案,研究政策,正式启动救助孤残儿童的“蓝天计划”。
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制度,建立专职社会工作队伍。要认真研究这项制度,积极推动这项制度的建立。尤其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出台后,要及时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各地要积极探索实践,抓好落实。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提升民政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的专业化和整体水平。
提高重点优抚安置对象抚恤补助待遇标准和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各地要高度负责地做好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和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军籍职工待遇提标以及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的提高工作,同时抓紧落实配套资金,加大督查力度,确保抚恤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每一位优抚对象手中。
做好救灾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总体上灾情较常年同期偏重。截至目前,全国因洪涝、台风、风雹、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541人死亡,91人失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64.9亿元。下半年灾害情况可能进一步加剧,各级民政部门要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减灾救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灾情信息管理工作、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完善救灾捐助社会动员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