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统计局工交司和BP公司在北京召开了《BP世界能源统计2006》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联合发布会。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国家统计局工交司副司长刘复江,BP集团副总裁德开瑞致辞并发表讲话。应邀参加发布会的还有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石油公司与能源企业,以及金融界、学术界、国内外媒体、BP公司代表等共180余人。
德开瑞副总裁在致辞中表示,继去年首次成功合作后,BP再次与中国政府部门携手合作,中国政府给予BP积极帮助。近两年,国际油价达到历史最高点,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的确是动因之一,但有更多其他因素影响着国际油价的变化和发展。2005年,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显著下降,从2004年的17%降至3%,而国际油价在过去的一年却上涨了40%。国际油价攀升背后其他重要因素包括:过低的剩余产能,目前的剩余产能仅为正常水平的一半;自然灾害如飓风导致减产;产油国如尼日利亚的内部动荡,主要产油地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及金融资本的市场投机行为等。石油公司担心高油价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担心高油价刺激新一轮民族主义行为,担心限制石油工业国际投资增长,担心会影响石油市场的稳定和能源市场的安全。
关于能源安全,德开瑞副总裁认为主要是市场心理问题。市场心理对市场影响很重要,不断上涨的油价增加了人们对能源安全的忧虑。担心自己的口袋,担心能源的可持续供应,担心由于地缘政治引发重大石油中断,担心环境问题会成为人们对能源需求的重要选择。中国能源安全也在政策制度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此,实施了能源节约计划,以实现5年内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增长本地能源供给,鼓励石油公司开展国际业务,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取消石油价格补贴,推动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开发石油替代产品等。但为了加强能源安全,中国还应注意:今天的高油价是不会持久的,没有人保护石油价格周期不会出现。因此,对于收购海外油气资产,以及启动煤制油等其他替代燃料等重大项目时,要慎重评估其中存在的风险。石油是支撑产油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些国家加紧了对能源行业的控制,但石油进口国应很好地吸引全球资源,同时开放能源下游市场,而不是控制能源市场。石油供应安全的关键在于资源来源的多元化,市场参与者的多样化,只有多种多样的市场参与者才可以带来多种多样的资源供应。能源安全是全球问题,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解决方案,需要企业间形成新的合作关系,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至关重要。
徐锭明副主任在致辞中明确表示,能源和能源安全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能源的发展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要实现经济平衡有序发展,国际社会必须共同处理好能源问题。中国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一直在妥善处理能源问题,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能源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对国际能源安全非常重要。这次联合发布能源统计数据,证明了中国政府正在与各种组织加强能源对话,增强能源信息透明度,加强能源信息国际合作。通过交流与对话共同探讨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道路。中国政府与国际组织如国际能源署、OPEC组织等都在加强能源信息的交流与对话。能源安全不是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世界共同来研究,共同努力解决。
中国能源发展改革工作取得较大进步。能源供给紧张状况有所缓解,能源工业改革继续深入,能源对外合作力度加大,能源法治建设和规划工作得到加强。但是,当前能源形势依然比较严重,能源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确保能源安全、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中国现化化建设当中一项长期、重大的战略任务,应充分认识做好新的发展阶段能源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中国要继续实施强化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调整和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努力构筑稳定、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人类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是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对增加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促进保护环境有着重要作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措施。中国政府已经编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法》已经颁布实施,配套政策措施正在加紧制订完善中,这些都将大力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徐锭明副主任认为,近年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国际上有一种论调,认为油价上涨是由于中国石油增长引起的。但是,中国不是引起国际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2005年中国石油进口量降至3%,但国际油价仍在大幅上涨。国际油价应该是理性的油价、合谐的油价、稳定的油价。理性的油价应该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和谐的油价应该有利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能源可持续发展。稳定的油价要能够确保世界经济安全,推进世界和平发展。否则将给世界经济和和平带来负面影响。现在的国际油价太高,不仅世界经济受不了,也影响世界和平。高油价中出现了影响和谐的杂音和噪音,有人在炒作,有人在高兴,有人在推动。五大产油国对油价上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还有一个“油老虎”美国。美国石油消费量的增长比中国高得多。国际社会要正确认识油价上涨,共同努力促进油价理性回归到正常水平。
刘复江副司长在致辞中针对《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进行了简要说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5》分列能源建设、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全国能源平衡表、地区能源平衡表等篇目。在一些重要篇目中,除全国数据外,还列有比较详细的分地区、分行业的数据,附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的有关能源数据,还收录了一些重要的国外能源数据,重点突出能源的消费和能源供需平衡数据。国家统计局根据历时两年的普查结果对有关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其中包括能源统计数据。修订的有关历史数据主要是:1999-2003年的能源生产总量和构成、能源消费总量和构成,中国能源平衡表、煤炭平衡表、焦炭平衡表,分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分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分行业煤炭消费总量、分行业焦炭消费总量。1993-2003年涉及用GDP计算的相关指标,比如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由于篇幅的限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修订后的能源平衡表没有编入本年鉴。
发布会上,BP公司分析师还着重对《BP世界能源统计2006》作了评价介绍(主要评价观点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