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湖南迎战今年来最大降水 防汛预警机制发挥效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11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受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和地面弱冷空气共同影响,7月7日开始至7月10日清晨,湖南发生了入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降水强度最大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强降水自北向南发展,主要集中在湘中以北地区,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性天气,61个县市累积降水50毫米以上,其中100毫米以上的有21个县市,娄底地区5个县市普降大暴雨,其中4个县市累积降水超过200毫米。娄底新化县日降水达166.6毫米,城内主要街道淹没1米以上。强降水给娄底、益阳、怀化、张家界、岳阳、湘潭、长沙等7市16县208个乡镇造成了较严重的灾害,许多地方暴发山洪,并发生山体滑坡,许多基础设施被毁坏,全省156万人受灾,倒塌房屋6694间,紧急转移3.5万人,受灾面积26581.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4亿元以上。

    为加强暴雨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连日来,各市州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省防指关于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的紧急部署,启动了防汛预警机制,各级领导到岗到位,坚持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切实加强了水库防守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这次强降水过程有娄底、怀化两个暴雨中心,怀化大暴雨下在7日夜间人们熟睡时,由于预警及时,强降水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娄底新化县城一度大面积积水,2万居民被困,县城交通实行了临时管制,良好的预警机制使此次灾害中未发生人员死亡。涟源市先后对35个小流域分别启动了三级预警或二级预警,由于及时转移了群众,山洪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7月8日凌晨,安化县奎溪镇降雨达到138毫米,县防指立即启动山洪灾害紧急避灾预案,利用山洪预警系统先后发出预警和转移信号,奎溪镇机关干部迅速赶到山洪灾害易发区组织抗灾,紧急转移680人,由于预警及时,组织群众转移果断迅速,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受灾较重的长沙浏阳市文家镇紧急转移安置18户67人,虽然房屋侵水被淹,但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同时,特大暴雨致使冷水江市红旗水库交通桥垮塌,中连乡出现较大山体滑坡,一栋房屋倒塌,由于转移及时,也未造成人员伤亡。

    受连日降雨影响,湘、资、沅、澧四水干流及洞庭湖水位持续上涨,但仍在警戒水位以下,仅湘江一级支流涟水出现超警戒水位。此次降水使前期雨水偏少的湘西、湘北的蓄水和农田灌溉均得到很大改善。在此过程前的10天降雨间歇时间里,省防指科学调度大型水库,还实现了防洪、发电、灌溉全面兼顾的理想效果。

    对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气象预报服务发挥了关键的作用。7月8日在省防汛会商室里,省委副书记谢康生、副省长杨泰波不约而同地当着参会的省气象局副局长潘志祥、省气象台台长黎祖贤称赞:“气象部门这次暴雨预报报得真准”。省气象台早在6月底就开始关注,于4、5、6、8日先后发布了3期气象专题汇报和1期专题天气报告,指出:7至10日全省自北向南有一次较强降水过程,建议做好防雷电、大风和局地强降水造成的山洪及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强水库保安,适时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省气象局、气象台第一时间将此“专题天气报告”报送给了省委、省政府、省防指领导,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省领导对此次过程的预报非常重视,7日上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副省长杨泰波专门约见并听取了省气象局潘副局长和省气象台黎台长的专题天气汇报并做了重要指示。为及时、全方位地做好这次暴雨天气预报服务,省台与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在电视节目共发布了3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长沙多普勒天气雷达连续监测,共对市县台站进行了97次电话服务,发布了69县市暴雨手机短信预警。有关市县气象局对此次降水过程也都做出了成功的预报服务。  

 
 
 相关链接
· 安徽省下拨500万防汛经费支持受灾地区防汛排涝
· 国家防总派出工作组赴受灾地区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抓紧内涝地区排涝抢种
· 江苏省长梁保华到省防汛指挥部检查部署防汛工作
· 湖北防汛指挥部发通知紧急部署水库防洪保安工作
· 长江三峡洪水期来临 各项防汛措施已进入实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