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天津市新农村建设将与农村城市化建设同步推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11日   来源:天津日报

    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天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与农村城市化建设同步推进,根据区位优势、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采取融入城市型、城镇带动型、中心村聚集型、特色村开发型和自然村建设型等五大主要建设模式。今年,全市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80个,完成20%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以后逐年增加。到2010年,累计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1000个,完成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融入城市型,按照全市总体规划和有关区的建设规划,对外环线以内的“城中村”,推行城市化建设和市区化管理,抓好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集体产权形式的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城镇带动型,对11个新城、30个中心镇和其他一般镇的“城中村”“镇中村”,按照城镇化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园区和经济功能区水平,扩大就业,增强经济实力。通过撤村建居,推进城市化进程。

    中心村聚集型,对产业基础较好、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庄,在完成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规划建设农业功能区、工业功能区、居住功能区、文教娱乐功能区等新型农村社区,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特色村开发型,本着保护、开发并重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与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旅游经济,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特色村;在恢复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古建筑等文化资源优势,形成一批文化特色村。

    自然村建设型,对那些不宜撤并、规划保留的自然村,在重点进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挖掘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增强经济实力。(何会文)

 
 
 相关链接
· 天津将以实施三大工程为载体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
· 天津市举办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培训班
· 天津农口领导干部会议要求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 天津将投资至少50亿扩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 天津部署农村劳动力“351”培训工程新阶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