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辽宁省社会化养老体系逐步从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7月17日   来源:辽宁日报

    记者从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经验交流会获悉:针对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辽宁省创新方式,党政主导,逐步探索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中介为纽带,国有养老机构为示范,兴办民办养老机构为导向,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为延伸的“六位一体、城乡统筹”,符合辽宁实际,具有辽宁特色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老年福利制度已经逐步从传统的补缺型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普惠型转变,既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也弥补了政府财力的服务能力不足。对此,国家民政部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辽宁省目前老年人口达601万人,占总人口的13.8%,每年以3.2%的速度增长。针对多样化养老服务的市场需求,辽宁省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等社会化方式,构建起多样化、社会化的养老体系框架。近两年,仅省本级就筹集居家养老资金2000多万元,完成1.8万户居家养老,新增公益性岗位1.5万个,服务人员培训率90%以上;全省共建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480个,日间照料室、活动室、托老所3789个,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体活动和精神慰藉等服务,每日服务量达36万人次;目前,全省国办养老机构达112家,床位1.9万张,绝大部分发挥出较好的作用;全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到420家,床位3万张,其中有2311位“三无”和低保老人享受了民办公助政策;全省建成农村区域性中心敬老院160所,省计划3年内将1015所敬老院整合到560所左右。

    辽宁省的养老事业始终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发挥政府在养老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作用,辽宁省各级政府把养老福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使用也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主要投向,逐年分步实施。仅去年,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敬老行动就达3000万元,并以此为基数逐年增加。(记者朱勤)

 
 
 相关链接
· 天津改革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
· 民政部在大连召开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经验交流会
· 宁夏发布实施相关意见 调整非公经济养老保险
· 贵州出台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意见
· 大连十大养老服务模式将作为经验向全国推广
· 江苏省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补缴办法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