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我国土源性线虫病疫情动态,掌握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考核防治效果和评价卫生城市(城镇)创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卫生部近日印发《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试行)。
方案提出,根据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分类布点全国共设22个监测点,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应相当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群的平均感染水平。感染率大于20%的地区共10个点:海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重庆、福建、湖北、江西、云南;感染率5%~20%的地区共7个点:安徽、广东、山东、甘肃、青海、河南、江苏;感染率小于5%的地区共5个点:黑龙江、上海、河北、山西、北京。监测点对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监测其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感染情况,并开展土壤采样和地理环境、气温、湿度、降雨、农作物、经济水平、卫生状况、防治措施等自然和社会相关因素调查。同时,拟申报国家和地方卫生城市(城镇)的地区需进行城市(城镇)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其它地区可根据本地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和需求,参照该方案开展监测工作。
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在我国分布广泛,感染人数众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推算感染人数达1.29亿,表明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