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吉林省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会议召开。副省长牛海军参加会议并讲话。
吉林省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至今年上半年,150个项目破产终结,核销国有金融机构债权122.3亿元,安置职工34.3万人。通过关闭破产工作,淘汰了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消除了一批严重资不抵债、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特困企业。全省共消除企业亏损71亿元,盘活资产38亿元。推动了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牛海军强调,做好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是完成816户国企改革攻坚任务的继续,要充分利用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各项政策和资源,推动吉林省国企改革攻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各地各部门要明确和落实工作任务。吉林省在国家政策性关闭破产四年总体规划中有100户企业,当前的工作重点主要有四项:一是力争年底前完成14个结转项目的破产终结工作;二是力争8月底前协调各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完成对35个已下达建议计划项目的债权审核,争取年内全部下达正式实施计划;三是下半年完成2006年新增破产关闭企业项目的申报工作;四是调整规划,把通过各种形式已完成改制任务的企业调整出来,把符合政策性破产要求的企业纳进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工作力度,力争提前一年完成全省的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任务。
牛海军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坚持先培训、后启动破产程序,重点进行政策培训、工作流程培训和工作职责培训。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操作,切实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维护好破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关闭破产方案未经职代会审议的,职工安置方案未经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关闭破产所需资金不落实的,不能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要千方百计为破产企业下岗职工创造再就业机会,对大龄下岗职工、夫妻双下岗职工、特困下岗职工要采取一些特殊政策,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在实施关闭破产期间,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不能撤,工作不能停。各地及有关部门要管好和用好支持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的补助资金,加强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截留、挤占、虚报冒领、挪用补助资金的行为,确保补助资金的安全和合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