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物流绿色通道”日前正式开通,标志着跨境快速通关模式进入操作阶段。
跨境快速通关是对粤港澳之间进出口货物实现跨关境快速通关、内地海关之间快速转关和快速分流的一种通关模式,是区域通关改革的重要内容。
深圳海关率先启用的“深港物流绿色通道”,从香港葵涌码头至深圳华南国际物流中心全长51公里,它运用实时GPS定位追踪系统及“统一陆路载货清单”等电子报关数据,在皇岗口岸,由通道自动核放系统直接核放,免予办理人工录单、人工审核、人工验放等手续。
“深港物流绿色通道”既为深港区域物流自由流动打造了一条便捷、快速的通道,又为企业节约了物流成本。以东莞地区企业为例,选择“深港物流绿色通道”进口货物比选择传统转关模式平均可节约港币497元。
跨境快速通关模式也使澳门的货物无需空运或海运至香港再出口,只要通过与澳门近在咫尺的珠海就可以将货物陆运至国内出口码头,既节省时间又节省运输成本。
在广州白云机场和澳门机场之间,以卡车作为飞机延伸的运输载体,用陆运方式接驳联运的空运进出口货物的“空陆联运”运转顺利。据海关统计,自2005年9月22日拱北海关与广州海关正式启动粤澳空陆联运货物境内段通关监管模式以来,共有142票空陆联运货物在拱北海关顺利办理了通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