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6年国家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以来,湖南省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10.56亿元,先后派出2万个工作组、12万多人次到贫困村开展驻村扶贫,总共减少贫困人口455万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增强,农民群众普遍直接受益。
记者在湖南省扶贫攻坚主战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看到,产业扶贫项目一个接一个启动,猕猴桃挂满枝头,绿色田野呈现勃勃生机。省扶贫办主任张英维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湖南省扶贫工作重点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主要抓好产业项目开发。仅去年,全省发放中央扶贫贷款和财政扶贫资金近4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年发展生猪17.8万头、牛羊近10万头,1.2万农户户均增收1000多元。此外,去年湖南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试点扩大到10个县,2.6万个贫困户获得总额达9368万元的到户扶贫贷款,有相当一批贫困农民通过扶持脱贫致富。
在扶贫资金支持下,全省38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立了一批以资源开发为主,有规模、有特色、有市场的产业基地和支柱产业。自治州60万亩椪柑、20万亩橙柚、10万亩猕猴桃、10万亩小水果、175万只山羊,怀化市100万亩优质柑橘、45万头肉牛,张家界70多万亩药材,隆回25万亩中药材,城步2.1万头奶牛,以及张家界旅游、汝城和桂东的小水电等,都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主导产业。“十五”期间,在扶贫资金支持下,全省发展经果林353万亩,猪牛羊等牲畜2400万头,产业扶贫基地覆盖大部分贫困乡村。
在通过产业建设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湖南省还大力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大规模培训劳动力。仅去年,全省就投入扶贫资金5600万元,劳动力转移培训2.5万人,63万人次农民参加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讯员 杨文辉 黎娟;记者 周月桂)